学校主站

抓质量,上水平,创特色

Pay attention to quality, improve level and create characteristics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荆楚网报道】武汉轻工大学生物学学科:做健康事业 建人才高地

来源: 时间:2021年03月02日 16:05 编辑:q 点击: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许文秀 赵胜豪)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武汉轻工大学作为全国最早培养粮食行业专门人才的高校,具有深厚的行业背景和学科特色,在推进“大食品 大营养 大健康”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2月28日,记者探访武汉轻工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生物学学科建设,了解学科发展特色和创新人才培养举措。

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六大基础学科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有广泛应用,如新冠疫苗的研制等。经过近40年的建设与发展,武汉轻工大学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生物学专业基础与学科平台。

武汉轻工大学科教楼。学校供图

改革创新 全面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武汉轻工大学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为应对人类健康和食物安全,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突破口,提出了“大食品 大营养 大健康”发展理念。

在生物学学科建设上紧跟国家战略,服务“卡脖子”技术创新战略,加强生命科学研究,建设人体健康与生命科学研究平台。如:国家富硒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小型动物培养及评价、蛋白质及结构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平台。

什么是富硒农产品呢?这就需要搞清楚什么是富硒产业。富硒产业可能现在讲起来比较陌生,可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国际医药界和营养学界被誉为“生命之火”“抗癌之王”“心脏的守护神”。富硒产业就是通过硒的生物转化,利用富硒地区丰富的硒资源生产富硒农产品。加之湖北省富硒资源丰富,总量位居全国前列,因而在湖北省发展富硒产业对于拉动地方经济增长有深远意义。

一方面要将产业结合到学科发展上。武汉轻工大学刘志国教授讲到,“富硒用在食品上,可以有健康的效应,就像药物一样,它本身体现了生物学的一个拓展。”生物学学科的交叉包容性,让学科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

另一方面,还要将学科发展“种草”给学生,通过优秀学科做牵引,加速学科的综合化发展,例如,生物钟研究、肺部疾病的病理研究、酶制剂研究、发酵……这些研究都促进了“大食品 大营养 大健康”理念的不断发展,以此形成优势学科群,在保证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加速融合,扩大了学校的办学影响。

交叉融合 彰显人才培养优势

在学科建设上,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立足学校特色,秉持“生物、医药、食品”交叉、融合、提升的学科发展理念,强化生物学的基础地位,坚持以行业为基础,以应用为导向,以特色求发展的学科发展方向,在食品营养与健康,以及农、林、水产及食药资源研究开发领域的特色优势明显,为服务行业、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是独有的特色发展理念,让武汉轻工大学的生物学学科在人才培养道路上独树一帜。“生物、医药、食品多渠道的交叉融合培养,反映出我们学科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我们的定位是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使其具有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刘志国谈到学院的人才培养方向时如是说。

这样一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得生物学学科的毕业生在就业领域也形成一定特色,研究生毕业就业领域多为生物及相关行业,主要从事应用研究、产品创新开发或专门技术工作,继续做好社会服务,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特色集成 打通学科发展大平台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面向国家重要战略需求和重大工程问题,对接科技前沿,围绕优势学科,汇集特色资源,集成大平台。

在师资力量上,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学科团队,拥有良好的学科发展平台和完善的产学研服务体系。生物学学科在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基础上,在“十三五”时期获批“生物农业”省级重点学科群,拥有多个省级和市级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学研服务体系建设辐射到全省,在省内10多个生物、医药、食品领域的骨干企、事业单位建有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在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成效突出。

在学科研究方向建设上,学院始终围绕学校特色展开,实现由传统定性的生物营养研究向精准定量的生命健康科学拓展,以此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调整学科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彰显专业特色优势,不断推动学校人才培养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频共振。

【媒体链接】

1.荆楚网:

http://edu.cnhubei.com/2019xajc/2021-01/12/c13555180.html?spm=zm1033-001.0.0.1.22tz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