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科研实践领域,探寻生物学前沿奥秘!
生科学院基地班学子暑期高水平科研实习活动圆满收官
为深入贯彻科教融合理念,提升拔尖创新人才的科研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今年暑期,在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精心组织与全程保障下,学院基地班的13名优秀学子,怀揣对生命科学的无限热忱,奔赴北京、天津、武汉三地知名实验室,在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及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顶尖科研机构,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深度科研实习。

叶欣欣 李婷博士 郑甜宇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学院引航,精心铺就高端实践之路
为深入贯彻“四个一流”(一流视野、一流知识、一流能力、一流体格)人才培养理念,学院积极与多家国内顶尖科研单位进行接洽,经过多轮沟通与筛选,最终确定了四个高水平实习平台: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海腾教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江会锋研究员团队、华中科技大学药学院孙宇辉教授实验室与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谢尚县教授实验室。这些平台均处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前沿,为学生们提供了接触尖端科技、感受一流科研氛围的宝贵机会。
为确保实习顺利进行,学院成立了专项工作组,“点对点”协调学生与实习单位的需求,并指派专业教师带队。学院的“托举式”护航,不仅为学生们搭建了通往高端科研平台的桥梁,更为他们安心致学、勇于探索解除了后顾之忧。

童文静 何炅 程妍和孙宇辉教授团队在华中科技大学药学院
锤炼科研技能,感悟严谨精神。在导师和师兄师姐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逐步掌握了分子克隆、细胞培养、蛋白质纯化等核心实验技术。叶欣欣同学分享了她从生疏到熟练的心路历程:“我们曾成功检测出目标物,也因失误导致污染。这些经历让我明白,科学不仅依赖先进设备,更依靠严格的操作与不断反思。” 程妍同学则在反复的实验中体会到了科研的真谛:“当通过不断摸索电转条件,最终成功筛选出阳性克隆时,我真切地体会到科研的严谨与成就感。”

郑甜宇和叶欣欣在清华实验室分别做凝胶电泳及细胞活性检测实验
深化科研思维,拓展学科视野。实习不仅是技能的训练,更是科研思维的洗礼。通过参与真实课题,同学们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设计实验并解决难题。郑甜宇同学认为,实习最大的收获是“培养了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江会峰研究员团队实习的许立成同学则对跨学科交叉有了更深的理解,他表示:“本次实习极大提升了我Python编程能力和数据分析水平,也拓宽了我的学科视野,加深了对生物信息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和机遇的理解。”

许立成 柳雪凤 廖敏 谷尼可 熊超博士和江会锋研究员团队
明确未来方向,坚定科研道路。 两个月的实验室生活,也让许多同学找到了自己未来的学术方向。何炅同学表示:“在实习中,我深刻感受到‘严谨源于细节’的科研态度,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华心怡同学也表达了她的感悟:“从生疏到独立完成实验,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让我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更坚定了我探索生物领域的决心!”

华心怡在做凝胶电泳实验
满载而归,开启人生崭新征程
近日,13名学子已圆满完成实习任务,顺利返校。他们带回的不仅有扎实的实验技能、前沿的学科知识,更有对科学研究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学术道路的清晰规划。
此次暑期高水平科研实习活动的成功举办,是学院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科教协同育人的又一重要成果。它不仅是学生个人成长经历中的重要阶段,更是学院致力于培养未来生命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生动实践。相信在学校大力支持与学院持续探索中,生科学子定不负厚望,把实习期间汲取的养分化为前进的动力,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行稳致远,为我国生命科学事业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供稿:李 婷
审阅:曾万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