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站

抓质量,上水平,创特色

Pay attention to quality, improve level and create characteristics

学院概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生物技术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专业介绍
01.生物工程收起

培养目标:

专业名称:生物技术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受到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掌握生命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未来致力于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与探索,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和前沿,具备国际视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在生物技术产业以及医药、环境、食品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尤其在生物检测技术、酶工程上游技术从事产品开发、应用推广和管理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也可继续攻读生物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生。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将系统学习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知识、以及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知识、生物医药基础知识,重点掌握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现代生物技术与生物医药产业融合的专业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知识:具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专业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艺术、文学、哲学、生物伦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等。

(2)能力:具有综合利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的能力,尤其是生物检测和体外诊断解决方案、酶工程上游技术的研发、技术革新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好的自学能力、表达交流能力、文献查阅与检索能力;以及熟练外语、计算机、科技写作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

(3)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文化素质、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专业优势

(1)专业特色鲜明:本校生物技术专业围绕“食品、生物、药物”交叉、融合、提升的学科发展理念,面向国家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发展,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为现代生物制造产业培养生物检测和酶工程上游技术领域的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

(2)课程设置科学:课程除了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实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有关的特色课程,为生物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检测和酶制剂技术综合人才。

(3)师资队伍优秀:本校生物技术专业目前有楚天学子1人,教授5人,副教授9人,硕士生导师12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学历教师占教师比例达96%,其中56%的专业任课教师具有国外有访学或工作经历,60%教师有在生物技术企业实践经历。2019年生物技术专业获批湖北省一流建设专业,生物科学与技术系于2021年被授予“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团队及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称号。目前,教职工共主持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0余项,发表Sci论文上百篇,其中以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30余篇。近两年在各类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实验技能竞赛中获奖20余项。

(4)教学理念先进:本专业通过通识与专业并重,基础与应用并重,理论和实践并重进行人才培养。广泛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系统的导师制体系,为每位学生从进入大学就配备专业导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5)实习实践平台前沿:专业开设有生产实习、专业认识实习、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实习实践教学在武汉市相关的现代生物技术高新企业中完成,培养与现代生物技术产业能够有效对接的生物技术研发人才。

课程设置

核心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物信息学、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

特色课程:除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实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有关的特色课程,如生物检测技术实验、生物安全与法规、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为生物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检测和酶制剂技术综合人才。

实习和实践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实习和实践。课程设置中,有为期两周的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也有创新创业训练、工厂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等实践课程,为学生加深专业认知创造条件,也推动学生实际进行社会实践。

学生活动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以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中心为平台,生物技术专业师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湖北省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等各种实践创新与竞赛活动,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金龙鱼奖学金和华农恒青奖学金等。

毕业概况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特别适合在与生物技术相关的高新生物技术企业、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等领域工作。本专业学生考取研究生的比率高,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前景广阔。毕业生工作领域主要包括:(1)考研和出国留学;(2)政府机关;(3)生物高新企业;(4)生物医学和生物制药单位。近三年来,为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985、211和“双一流”高校及国内知名科研院所输送多名研究生,也为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和各大医药公司输送多名优秀毕业生。

优秀校友

姓名

毕业年份

工作现状

南清

2008

安徽微分基因联合创始人,微分基因市场总监

闫俊杰

2008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导

朱德勤

2008

华大基因

李奎

2009

宜昌市西陵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流通科和食品安全监管科科长

温子禄

2009

上海市医疗救治中心

吴晨

2009

武汉百德瑞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发总监。

张忠美

2009

美国NIH研究员

郑鹏

2011

武汉科技大学,硕导

谢烨明

2012

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华大基因

赵斌

2013

就职于厦门卫健委下属健康大数据中心

杨玉稳

2013

大悟县扬威生态农业农民合作社理事长,自主创业事迹被央视等多家媒体报道

田宇

2013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现就职于武汉轻工大学

毛玲

2012

武汉新华扬股份有限公司。主持了多个产品研发与生产现技术革新

雷航

2012

上海市瑞金医院血液科临床检验工作

孙先林

2013

武汉恒意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

彭小波

2014

重庆宸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工作,负责生物类药物与生产与新产品创制等工作

谈笑

2014

目前任职亚能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部门经理。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也参与了新冠胶体金试剂研发。

刘昭鑫

2015

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药部从事抗体药物下游工艺开发工作

杨钰慧

2016

武汉波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质控部

杨俊

2016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参与肠道病原体标准品的研制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陈汝龙

2017

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获奖(2019年以后取消此奖项)

学生获国家奖学金证书

教师获科技进步奖

理论和实验课堂



培养要求:

专业名称:生物技术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受到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掌握生命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未来致力于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与探索,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和前沿,具备国际视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在生物技术产业以及医药、环境、食品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尤其在生物检测技术、酶工程上游技术从事产品开发、应用推广和管理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也可继续攻读生物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生。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将系统学习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知识、以及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知识、生物医药基础知识,重点掌握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现代生物技术与生物医药产业融合的专业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知识:具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专业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艺术、文学、哲学、生物伦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等。

(2)能力:具有综合利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的能力,尤其是生物检测和体外诊断解决方案、酶工程上游技术的研发、技术革新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好的自学能力、表达交流能力、文献查阅与检索能力;以及熟练外语、计算机、科技写作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

(3)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文化素质、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专业优势

(1)专业特色鲜明:本校生物技术专业围绕“食品、生物、药物”交叉、融合、提升的学科发展理念,面向国家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发展,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为现代生物制造产业培养生物检测和酶工程上游技术领域的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

(2)课程设置科学:课程除了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实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有关的特色课程,为生物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检测和酶制剂技术综合人才。

(3)师资队伍优秀:本校生物技术专业目前有楚天学子1人,教授5人,副教授9人,硕士生导师12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学历教师占教师比例达96%,其中56%的专业任课教师具有国外有访学或工作经历,60%教师有在生物技术企业实践经历。2019年生物技术专业获批湖北省一流建设专业,生物科学与技术系于2021年被授予“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团队及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称号。目前,教职工共主持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0余项,发表Sci论文上百篇,其中以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30余篇。近两年在各类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实验技能竞赛中获奖20余项。

(4)教学理念先进:本专业通过通识与专业并重,基础与应用并重,理论和实践并重进行人才培养。广泛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系统的导师制体系,为每位学生从进入大学就配备专业导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5)实习实践平台前沿:专业开设有生产实习、专业认识实习、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实习实践教学在武汉市相关的现代生物技术高新企业中完成,培养与现代生物技术产业能够有效对接的生物技术研发人才。

课程设置

核心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物信息学、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

特色课程:除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实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有关的特色课程,如生物检测技术实验、生物安全与法规、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为生物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检测和酶制剂技术综合人才。

实习和实践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实习和实践。课程设置中,有为期两周的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也有创新创业训练、工厂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等实践课程,为学生加深专业认知创造条件,也推动学生实际进行社会实践。

学生活动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以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中心为平台,生物技术专业师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湖北省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等各种实践创新与竞赛活动,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金龙鱼奖学金和华农恒青奖学金等。

毕业概况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特别适合在与生物技术相关的高新生物技术企业、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等领域工作。本专业学生考取研究生的比率高,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前景广阔。毕业生工作领域主要包括:(1)考研和出国留学;(2)政府机关;(3)生物高新企业;(4)生物医学和生物制药单位。近三年来,为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985、211和“双一流”高校及国内知名科研院所输送多名研究生,也为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和各大医药公司输送多名优秀毕业生。

优秀校友

姓名

毕业年份

工作现状

南清

2008

安徽微分基因联合创始人,微分基因市场总监

闫俊杰

2008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导

朱德勤

2008

华大基因

李奎

2009

宜昌市西陵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流通科和食品安全监管科科长

温子禄

2009

上海市医疗救治中心

吴晨

2009

武汉百德瑞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发总监。

张忠美

2009

美国NIH研究员

郑鹏

2011

武汉科技大学,硕导

谢烨明

2012

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华大基因

赵斌

2013

就职于厦门卫健委下属健康大数据中心

杨玉稳

2013

大悟县扬威生态农业农民合作社理事长,自主创业事迹被央视等多家媒体报道

田宇

2013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现就职于武汉轻工大学

毛玲

2012

武汉新华扬股份有限公司。主持了多个产品研发与生产现技术革新

雷航

2012

上海市瑞金医院血液科临床检验工作

孙先林

2013

武汉恒意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

彭小波

2014

重庆宸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工作,负责生物类药物与生产与新产品创制等工作

谈笑

2014

目前任职亚能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部门经理。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也参与了新冠胶体金试剂研发。

刘昭鑫

2015

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药部从事抗体药物下游工艺开发工作

杨钰慧

2016

武汉波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质控部

杨俊

2016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参与肠道病原体标准品的研制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陈汝龙

2017

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获奖(2019年以后取消此奖项)

学生获国家奖学金证书

教师获科技进步奖

理论和实验课堂



主干学科:

专业名称:生物技术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受到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掌握生命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未来致力于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与探索,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和前沿,具备国际视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在生物技术产业以及医药、环境、食品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尤其在生物检测技术、酶工程上游技术从事产品开发、应用推广和管理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也可继续攻读生物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生。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将系统学习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知识、以及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知识、生物医药基础知识,重点掌握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现代生物技术与生物医药产业融合的专业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知识:具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专业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艺术、文学、哲学、生物伦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等。

(2)能力:具有综合利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的能力,尤其是生物检测和体外诊断解决方案、酶工程上游技术的研发、技术革新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好的自学能力、表达交流能力、文献查阅与检索能力;以及熟练外语、计算机、科技写作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

(3)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文化素质、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专业优势

(1)专业特色鲜明:本校生物技术专业围绕“食品、生物、药物”交叉、融合、提升的学科发展理念,面向国家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发展,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为现代生物制造产业培养生物检测和酶工程上游技术领域的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

(2)课程设置科学:课程除了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实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有关的特色课程,为生物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检测和酶制剂技术综合人才。

(3)师资队伍优秀:本校生物技术专业目前有楚天学子1人,教授5人,副教授9人,硕士生导师12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学历教师占教师比例达96%,其中56%的专业任课教师具有国外有访学或工作经历,60%教师有在生物技术企业实践经历。2019年生物技术专业获批湖北省一流建设专业,生物科学与技术系于2021年被授予“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团队及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称号。目前,教职工共主持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0余项,发表Sci论文上百篇,其中以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30余篇。近两年在各类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实验技能竞赛中获奖20余项。

(4)教学理念先进:本专业通过通识与专业并重,基础与应用并重,理论和实践并重进行人才培养。广泛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系统的导师制体系,为每位学生从进入大学就配备专业导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5)实习实践平台前沿:专业开设有生产实习、专业认识实习、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实习实践教学在武汉市相关的现代生物技术高新企业中完成,培养与现代生物技术产业能够有效对接的生物技术研发人才。

课程设置

核心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物信息学、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

特色课程:除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实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有关的特色课程,如生物检测技术实验、生物安全与法规、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为生物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检测和酶制剂技术综合人才。

实习和实践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实习和实践。课程设置中,有为期两周的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也有创新创业训练、工厂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等实践课程,为学生加深专业认知创造条件,也推动学生实际进行社会实践。

学生活动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以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中心为平台,生物技术专业师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湖北省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等各种实践创新与竞赛活动,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金龙鱼奖学金和华农恒青奖学金等。

毕业概况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特别适合在与生物技术相关的高新生物技术企业、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等领域工作。本专业学生考取研究生的比率高,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前景广阔。毕业生工作领域主要包括:(1)考研和出国留学;(2)政府机关;(3)生物高新企业;(4)生物医学和生物制药单位。近三年来,为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985、211和“双一流”高校及国内知名科研院所输送多名研究生,也为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和各大医药公司输送多名优秀毕业生。

优秀校友

姓名

毕业年份

工作现状

南清

2008

安徽微分基因联合创始人,微分基因市场总监

闫俊杰

2008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导

朱德勤

2008

华大基因

李奎

2009

宜昌市西陵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流通科和食品安全监管科科长

温子禄

2009

上海市医疗救治中心

吴晨

2009

武汉百德瑞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发总监。

张忠美

2009

美国NIH研究员

郑鹏

2011

武汉科技大学,硕导

谢烨明

2012

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华大基因

赵斌

2013

就职于厦门卫健委下属健康大数据中心

杨玉稳

2013

大悟县扬威生态农业农民合作社理事长,自主创业事迹被央视等多家媒体报道

田宇

2013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现就职于武汉轻工大学

毛玲

2012

武汉新华扬股份有限公司。主持了多个产品研发与生产现技术革新

雷航

2012

上海市瑞金医院血液科临床检验工作

孙先林

2013

武汉恒意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

彭小波

2014

重庆宸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工作,负责生物类药物与生产与新产品创制等工作

谈笑

2014

目前任职亚能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部门经理。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也参与了新冠胶体金试剂研发。

刘昭鑫

2015

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药部从事抗体药物下游工艺开发工作

杨钰慧

2016

武汉波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质控部

杨俊

2016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参与肠道病原体标准品的研制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陈汝龙

2017

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获奖(2019年以后取消此奖项)

学生获国家奖学金证书

教师获科技进步奖

理论和实验课堂



主要课程:

专业名称:生物技术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受到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掌握生命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未来致力于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与探索,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和前沿,具备国际视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在生物技术产业以及医药、环境、食品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尤其在生物检测技术、酶工程上游技术从事产品开发、应用推广和管理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也可继续攻读生物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生。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将系统学习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知识、以及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知识、生物医药基础知识,重点掌握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现代生物技术与生物医药产业融合的专业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知识:具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专业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艺术、文学、哲学、生物伦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等。

(2)能力:具有综合利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的能力,尤其是生物检测和体外诊断解决方案、酶工程上游技术的研发、技术革新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好的自学能力、表达交流能力、文献查阅与检索能力;以及熟练外语、计算机、科技写作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

(3)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文化素质、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专业优势

(1)专业特色鲜明:本校生物技术专业围绕“食品、生物、药物”交叉、融合、提升的学科发展理念,面向国家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发展,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为现代生物制造产业培养生物检测和酶工程上游技术领域的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

(2)课程设置科学:课程除了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实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有关的特色课程,为生物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检测和酶制剂技术综合人才。

(3)师资队伍优秀:本校生物技术专业目前有楚天学子1人,教授5人,副教授9人,硕士生导师12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学历教师占教师比例达96%,其中56%的专业任课教师具有国外有访学或工作经历,60%教师有在生物技术企业实践经历。2019年生物技术专业获批湖北省一流建设专业,生物科学与技术系于2021年被授予“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团队及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称号。目前,教职工共主持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0余项,发表Sci论文上百篇,其中以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30余篇。近两年在各类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实验技能竞赛中获奖20余项。

(4)教学理念先进:本专业通过通识与专业并重,基础与应用并重,理论和实践并重进行人才培养。广泛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系统的导师制体系,为每位学生从进入大学就配备专业导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5)实习实践平台前沿:专业开设有生产实习、专业认识实习、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实习实践教学在武汉市相关的现代生物技术高新企业中完成,培养与现代生物技术产业能够有效对接的生物技术研发人才。

课程设置

核心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物信息学、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

特色课程:除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实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有关的特色课程,如生物检测技术实验、生物安全与法规、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为生物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检测和酶制剂技术综合人才。

实习和实践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实习和实践。课程设置中,有为期两周的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也有创新创业训练、工厂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等实践课程,为学生加深专业认知创造条件,也推动学生实际进行社会实践。

学生活动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以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中心为平台,生物技术专业师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湖北省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等各种实践创新与竞赛活动,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金龙鱼奖学金和华农恒青奖学金等。

毕业概况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特别适合在与生物技术相关的高新生物技术企业、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等领域工作。本专业学生考取研究生的比率高,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前景广阔。毕业生工作领域主要包括:(1)考研和出国留学;(2)政府机关;(3)生物高新企业;(4)生物医学和生物制药单位。近三年来,为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985、211和“双一流”高校及国内知名科研院所输送多名研究生,也为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和各大医药公司输送多名优秀毕业生。

优秀校友

姓名

毕业年份

工作现状

南清

2008

安徽微分基因联合创始人,微分基因市场总监

闫俊杰

2008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导

朱德勤

2008

华大基因

李奎

2009

宜昌市西陵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流通科和食品安全监管科科长

温子禄

2009

上海市医疗救治中心

吴晨

2009

武汉百德瑞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发总监。

张忠美

2009

美国NIH研究员

郑鹏

2011

武汉科技大学,硕导

谢烨明

2012

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华大基因

赵斌

2013

就职于厦门卫健委下属健康大数据中心

杨玉稳

2013

大悟县扬威生态农业农民合作社理事长,自主创业事迹被央视等多家媒体报道

田宇

2013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现就职于武汉轻工大学

毛玲

2012

武汉新华扬股份有限公司。主持了多个产品研发与生产现技术革新

雷航

2012

上海市瑞金医院血液科临床检验工作

孙先林

2013

武汉恒意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

彭小波

2014

重庆宸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工作,负责生物类药物与生产与新产品创制等工作

谈笑

2014

目前任职亚能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部门经理。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也参与了新冠胶体金试剂研发。

刘昭鑫

2015

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药部从事抗体药物下游工艺开发工作

杨钰慧

2016

武汉波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质控部

杨俊

2016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参与肠道病原体标准品的研制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陈汝龙

2017

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获奖(2019年以后取消此奖项)

学生获国家奖学金证书

教师获科技进步奖

理论和实验课堂



就业方向:

专业名称:生物技术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受到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掌握生命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未来致力于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与探索,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和前沿,具备国际视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在生物技术产业以及医药、环境、食品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尤其在生物检测技术、酶工程上游技术从事产品开发、应用推广和管理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也可继续攻读生物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生。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将系统学习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知识、以及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知识、生物医药基础知识,重点掌握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现代生物技术与生物医药产业融合的专业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知识:具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专业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艺术、文学、哲学、生物伦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等。

(2)能力:具有综合利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的能力,尤其是生物检测和体外诊断解决方案、酶工程上游技术的研发、技术革新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好的自学能力、表达交流能力、文献查阅与检索能力;以及熟练外语、计算机、科技写作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

(3)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文化素质、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专业优势

(1)专业特色鲜明:本校生物技术专业围绕“食品、生物、药物”交叉、融合、提升的学科发展理念,面向国家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发展,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为现代生物制造产业培养生物检测和酶工程上游技术领域的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

(2)课程设置科学:课程除了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实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有关的特色课程,为生物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检测和酶制剂技术综合人才。

(3)师资队伍优秀:本校生物技术专业目前有楚天学子1人,教授5人,副教授9人,硕士生导师12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学历教师占教师比例达96%,其中56%的专业任课教师具有国外有访学或工作经历,60%教师有在生物技术企业实践经历。2019年生物技术专业获批湖北省一流建设专业,生物科学与技术系于2021年被授予“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团队及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称号。目前,教职工共主持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0余项,发表Sci论文上百篇,其中以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30余篇。近两年在各类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实验技能竞赛中获奖20余项。

(4)教学理念先进:本专业通过通识与专业并重,基础与应用并重,理论和实践并重进行人才培养。广泛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系统的导师制体系,为每位学生从进入大学就配备专业导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5)实习实践平台前沿:专业开设有生产实习、专业认识实习、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实习实践教学在武汉市相关的现代生物技术高新企业中完成,培养与现代生物技术产业能够有效对接的生物技术研发人才。

课程设置

核心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物信息学、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

特色课程:除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实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有关的特色课程,如生物检测技术实验、生物安全与法规、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为生物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检测和酶制剂技术综合人才。

实习和实践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实习和实践。课程设置中,有为期两周的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也有创新创业训练、工厂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等实践课程,为学生加深专业认知创造条件,也推动学生实际进行社会实践。

学生活动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以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中心为平台,生物技术专业师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湖北省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等各种实践创新与竞赛活动,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金龙鱼奖学金和华农恒青奖学金等。

毕业概况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特别适合在与生物技术相关的高新生物技术企业、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等领域工作。本专业学生考取研究生的比率高,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前景广阔。毕业生工作领域主要包括:(1)考研和出国留学;(2)政府机关;(3)生物高新企业;(4)生物医学和生物制药单位。近三年来,为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985、211和“双一流”高校及国内知名科研院所输送多名研究生,也为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和各大医药公司输送多名优秀毕业生。

优秀校友

姓名

毕业年份

工作现状

南清

2008

安徽微分基因联合创始人,微分基因市场总监

闫俊杰

2008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导

朱德勤

2008

华大基因

李奎

2009

宜昌市西陵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流通科和食品安全监管科科长

温子禄

2009

上海市医疗救治中心

吴晨

2009

武汉百德瑞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发总监。

张忠美

2009

美国NIH研究员

郑鹏

2011

武汉科技大学,硕导

谢烨明

2012

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华大基因

赵斌

2013

就职于厦门卫健委下属健康大数据中心

杨玉稳

2013

大悟县扬威生态农业农民合作社理事长,自主创业事迹被央视等多家媒体报道

田宇

2013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现就职于武汉轻工大学

毛玲

2012

武汉新华扬股份有限公司。主持了多个产品研发与生产现技术革新

雷航

2012

上海市瑞金医院血液科临床检验工作

孙先林

2013

武汉恒意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

彭小波

2014

重庆宸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工作,负责生物类药物与生产与新产品创制等工作

谈笑

2014

目前任职亚能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部门经理。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也参与了新冠胶体金试剂研发。

刘昭鑫

2015

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药部从事抗体药物下游工艺开发工作

杨钰慧

2016

武汉波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质控部

杨俊

2016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参与肠道病原体标准品的研制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陈汝龙

2017

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获奖(2019年以后取消此奖项)

学生获国家奖学金证书

教师获科技进步奖

理论和实验课堂



02.生物技术展开

培养目标:

专业名称:生物技术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受到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掌握生命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未来致力于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与探索,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和前沿,具备国际视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在生物技术产业以及医药、环境、食品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尤其在生物检测技术、酶工程上游技术从事产品开发、应用推广和管理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也可继续攻读生物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生。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将系统学习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知识、以及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知识、生物医药基础知识,重点掌握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现代生物技术与生物医药产业融合的专业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知识:具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专业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艺术、文学、哲学、生物伦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等。

(2)能力:具有综合利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的能力,尤其是生物检测和体外诊断解决方案、酶工程上游技术的研发、技术革新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好的自学能力、表达交流能力、文献查阅与检索能力;以及熟练外语、计算机、科技写作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

(3)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文化素质、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专业优势

(1)专业特色鲜明:本校生物技术专业围绕“食品、生物、药物”交叉、融合、提升的学科发展理念,面向国家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发展,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为现代生物制造产业培养生物检测和酶工程上游技术领域的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

(2)课程设置科学:课程除了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实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有关的特色课程,为生物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检测和酶制剂技术综合人才。

(3)师资队伍优秀:本校生物技术专业目前有楚天学子1人,教授5人,副教授9人,硕士生导师12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学历教师占教师比例达96%,其中56%的专业任课教师具有国外有访学或工作经历,60%教师有在生物技术企业实践经历。2019年生物技术专业获批湖北省一流建设专业,生物科学与技术系于2021年被授予“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团队及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称号。目前,教职工共主持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0余项,发表Sci论文上百篇,其中以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30余篇。近两年在各类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实验技能竞赛中获奖20余项。

(4)教学理念先进:本专业通过通识与专业并重,基础与应用并重,理论和实践并重进行人才培养。广泛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系统的导师制体系,为每位学生从进入大学就配备专业导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5)实习实践平台前沿:专业开设有生产实习、专业认识实习、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实习实践教学在武汉市相关的现代生物技术高新企业中完成,培养与现代生物技术产业能够有效对接的生物技术研发人才。

课程设置

核心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物信息学、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

特色课程:除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实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有关的特色课程,如生物检测技术实验、生物安全与法规、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为生物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检测和酶制剂技术综合人才。

实习和实践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实习和实践。课程设置中,有为期两周的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也有创新创业训练、工厂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等实践课程,为学生加深专业认知创造条件,也推动学生实际进行社会实践。

学生活动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以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中心为平台,生物技术专业师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湖北省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等各种实践创新与竞赛活动,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金龙鱼奖学金和华农恒青奖学金等。

毕业概况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特别适合在与生物技术相关的高新生物技术企业、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等领域工作。本专业学生考取研究生的比率高,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前景广阔。毕业生工作领域主要包括:(1)考研和出国留学;(2)政府机关;(3)生物高新企业;(4)生物医学和生物制药单位。近三年来,为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985、211和“双一流”高校及国内知名科研院所输送多名研究生,也为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和各大医药公司输送多名优秀毕业生。

优秀校友

姓名

毕业年份

工作现状

南清

2008

安徽微分基因联合创始人,微分基因市场总监

闫俊杰

2008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导

朱德勤

2008

华大基因

李奎

2009

宜昌市西陵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流通科和食品安全监管科科长

温子禄

2009

上海市医疗救治中心

吴晨

2009

武汉百德瑞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发总监。

张忠美

2009

美国NIH研究员

郑鹏

2011

武汉科技大学,硕导

谢烨明

2012

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华大基因

赵斌

2013

就职于厦门卫健委下属健康大数据中心

杨玉稳

2013

大悟县扬威生态农业农民合作社理事长,自主创业事迹被央视等多家媒体报道

田宇

2013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现就职于武汉轻工大学

毛玲

2012

武汉新华扬股份有限公司。主持了多个产品研发与生产现技术革新

雷航

2012

上海市瑞金医院血液科临床检验工作

孙先林

2013

武汉恒意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

彭小波

2014

重庆宸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工作,负责生物类药物与生产与新产品创制等工作

谈笑

2014

目前任职亚能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部门经理。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也参与了新冠胶体金试剂研发。

刘昭鑫

2015

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药部从事抗体药物下游工艺开发工作

杨钰慧

2016

武汉波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质控部

杨俊

2016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参与肠道病原体标准品的研制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陈汝龙

2017

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获奖(2019年以后取消此奖项)

学生获国家奖学金证书

教师获科技进步奖

理论和实验课堂



培养要求:

专业名称:生物技术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受到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掌握生命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未来致力于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与探索,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和前沿,具备国际视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在生物技术产业以及医药、环境、食品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尤其在生物检测技术、酶工程上游技术从事产品开发、应用推广和管理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也可继续攻读生物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生。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将系统学习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知识、以及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知识、生物医药基础知识,重点掌握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现代生物技术与生物医药产业融合的专业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知识:具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专业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艺术、文学、哲学、生物伦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等。

(2)能力:具有综合利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的能力,尤其是生物检测和体外诊断解决方案、酶工程上游技术的研发、技术革新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好的自学能力、表达交流能力、文献查阅与检索能力;以及熟练外语、计算机、科技写作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

(3)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文化素质、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专业优势

(1)专业特色鲜明:本校生物技术专业围绕“食品、生物、药物”交叉、融合、提升的学科发展理念,面向国家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发展,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为现代生物制造产业培养生物检测和酶工程上游技术领域的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

(2)课程设置科学:课程除了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实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有关的特色课程,为生物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检测和酶制剂技术综合人才。

(3)师资队伍优秀:本校生物技术专业目前有楚天学子1人,教授5人,副教授9人,硕士生导师12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学历教师占教师比例达96%,其中56%的专业任课教师具有国外有访学或工作经历,60%教师有在生物技术企业实践经历。2019年生物技术专业获批湖北省一流建设专业,生物科学与技术系于2021年被授予“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团队及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称号。目前,教职工共主持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0余项,发表Sci论文上百篇,其中以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30余篇。近两年在各类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实验技能竞赛中获奖20余项。

(4)教学理念先进:本专业通过通识与专业并重,基础与应用并重,理论和实践并重进行人才培养。广泛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系统的导师制体系,为每位学生从进入大学就配备专业导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5)实习实践平台前沿:专业开设有生产实习、专业认识实习、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实习实践教学在武汉市相关的现代生物技术高新企业中完成,培养与现代生物技术产业能够有效对接的生物技术研发人才。

课程设置

核心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物信息学、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

特色课程:除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实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有关的特色课程,如生物检测技术实验、生物安全与法规、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为生物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检测和酶制剂技术综合人才。

实习和实践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实习和实践。课程设置中,有为期两周的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也有创新创业训练、工厂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等实践课程,为学生加深专业认知创造条件,也推动学生实际进行社会实践。

学生活动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以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中心为平台,生物技术专业师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湖北省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等各种实践创新与竞赛活动,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金龙鱼奖学金和华农恒青奖学金等。

毕业概况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特别适合在与生物技术相关的高新生物技术企业、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等领域工作。本专业学生考取研究生的比率高,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前景广阔。毕业生工作领域主要包括:(1)考研和出国留学;(2)政府机关;(3)生物高新企业;(4)生物医学和生物制药单位。近三年来,为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985、211和“双一流”高校及国内知名科研院所输送多名研究生,也为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和各大医药公司输送多名优秀毕业生。

优秀校友

姓名

毕业年份

工作现状

南清

2008

安徽微分基因联合创始人,微分基因市场总监

闫俊杰

2008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导

朱德勤

2008

华大基因

李奎

2009

宜昌市西陵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流通科和食品安全监管科科长

温子禄

2009

上海市医疗救治中心

吴晨

2009

武汉百德瑞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发总监。

张忠美

2009

美国NIH研究员

郑鹏

2011

武汉科技大学,硕导

谢烨明

2012

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华大基因

赵斌

2013

就职于厦门卫健委下属健康大数据中心

杨玉稳

2013

大悟县扬威生态农业农民合作社理事长,自主创业事迹被央视等多家媒体报道

田宇

2013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现就职于武汉轻工大学

毛玲

2012

武汉新华扬股份有限公司。主持了多个产品研发与生产现技术革新

雷航

2012

上海市瑞金医院血液科临床检验工作

孙先林

2013

武汉恒意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

彭小波

2014

重庆宸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工作,负责生物类药物与生产与新产品创制等工作

谈笑

2014

目前任职亚能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部门经理。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也参与了新冠胶体金试剂研发。

刘昭鑫

2015

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药部从事抗体药物下游工艺开发工作

杨钰慧

2016

武汉波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质控部

杨俊

2016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参与肠道病原体标准品的研制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陈汝龙

2017

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获奖(2019年以后取消此奖项)

学生获国家奖学金证书

教师获科技进步奖

理论和实验课堂



主干学科:

专业名称:生物技术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受到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掌握生命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未来致力于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与探索,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和前沿,具备国际视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在生物技术产业以及医药、环境、食品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尤其在生物检测技术、酶工程上游技术从事产品开发、应用推广和管理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也可继续攻读生物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生。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将系统学习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知识、以及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知识、生物医药基础知识,重点掌握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现代生物技术与生物医药产业融合的专业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知识:具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专业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艺术、文学、哲学、生物伦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等。

(2)能力:具有综合利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的能力,尤其是生物检测和体外诊断解决方案、酶工程上游技术的研发、技术革新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好的自学能力、表达交流能力、文献查阅与检索能力;以及熟练外语、计算机、科技写作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

(3)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文化素质、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专业优势

(1)专业特色鲜明:本校生物技术专业围绕“食品、生物、药物”交叉、融合、提升的学科发展理念,面向国家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发展,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为现代生物制造产业培养生物检测和酶工程上游技术领域的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

(2)课程设置科学:课程除了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实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有关的特色课程,为生物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检测和酶制剂技术综合人才。

(3)师资队伍优秀:本校生物技术专业目前有楚天学子1人,教授5人,副教授9人,硕士生导师12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学历教师占教师比例达96%,其中56%的专业任课教师具有国外有访学或工作经历,60%教师有在生物技术企业实践经历。2019年生物技术专业获批湖北省一流建设专业,生物科学与技术系于2021年被授予“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团队及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称号。目前,教职工共主持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0余项,发表Sci论文上百篇,其中以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30余篇。近两年在各类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实验技能竞赛中获奖20余项。

(4)教学理念先进:本专业通过通识与专业并重,基础与应用并重,理论和实践并重进行人才培养。广泛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系统的导师制体系,为每位学生从进入大学就配备专业导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5)实习实践平台前沿:专业开设有生产实习、专业认识实习、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实习实践教学在武汉市相关的现代生物技术高新企业中完成,培养与现代生物技术产业能够有效对接的生物技术研发人才。

课程设置

核心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物信息学、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

特色课程:除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实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有关的特色课程,如生物检测技术实验、生物安全与法规、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为生物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检测和酶制剂技术综合人才。

实习和实践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实习和实践。课程设置中,有为期两周的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也有创新创业训练、工厂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等实践课程,为学生加深专业认知创造条件,也推动学生实际进行社会实践。

学生活动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以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中心为平台,生物技术专业师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湖北省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等各种实践创新与竞赛活动,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金龙鱼奖学金和华农恒青奖学金等。

毕业概况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特别适合在与生物技术相关的高新生物技术企业、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等领域工作。本专业学生考取研究生的比率高,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前景广阔。毕业生工作领域主要包括:(1)考研和出国留学;(2)政府机关;(3)生物高新企业;(4)生物医学和生物制药单位。近三年来,为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985、211和“双一流”高校及国内知名科研院所输送多名研究生,也为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和各大医药公司输送多名优秀毕业生。

优秀校友

姓名

毕业年份

工作现状

南清

2008

安徽微分基因联合创始人,微分基因市场总监

闫俊杰

2008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导

朱德勤

2008

华大基因

李奎

2009

宜昌市西陵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流通科和食品安全监管科科长

温子禄

2009

上海市医疗救治中心

吴晨

2009

武汉百德瑞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发总监。

张忠美

2009

美国NIH研究员

郑鹏

2011

武汉科技大学,硕导

谢烨明

2012

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华大基因

赵斌

2013

就职于厦门卫健委下属健康大数据中心

杨玉稳

2013

大悟县扬威生态农业农民合作社理事长,自主创业事迹被央视等多家媒体报道

田宇

2013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现就职于武汉轻工大学

毛玲

2012

武汉新华扬股份有限公司。主持了多个产品研发与生产现技术革新

雷航

2012

上海市瑞金医院血液科临床检验工作

孙先林

2013

武汉恒意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

彭小波

2014

重庆宸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工作,负责生物类药物与生产与新产品创制等工作

谈笑

2014

目前任职亚能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部门经理。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也参与了新冠胶体金试剂研发。

刘昭鑫

2015

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药部从事抗体药物下游工艺开发工作

杨钰慧

2016

武汉波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质控部

杨俊

2016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参与肠道病原体标准品的研制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陈汝龙

2017

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获奖(2019年以后取消此奖项)

学生获国家奖学金证书

教师获科技进步奖

理论和实验课堂



主要课程:

专业名称:生物技术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受到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掌握生命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未来致力于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与探索,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和前沿,具备国际视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在生物技术产业以及医药、环境、食品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尤其在生物检测技术、酶工程上游技术从事产品开发、应用推广和管理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也可继续攻读生物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生。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将系统学习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知识、以及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知识、生物医药基础知识,重点掌握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现代生物技术与生物医药产业融合的专业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知识:具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专业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艺术、文学、哲学、生物伦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等。

(2)能力:具有综合利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的能力,尤其是生物检测和体外诊断解决方案、酶工程上游技术的研发、技术革新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好的自学能力、表达交流能力、文献查阅与检索能力;以及熟练外语、计算机、科技写作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

(3)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文化素质、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专业优势

(1)专业特色鲜明:本校生物技术专业围绕“食品、生物、药物”交叉、融合、提升的学科发展理念,面向国家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发展,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为现代生物制造产业培养生物检测和酶工程上游技术领域的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

(2)课程设置科学:课程除了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实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有关的特色课程,为生物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检测和酶制剂技术综合人才。

(3)师资队伍优秀:本校生物技术专业目前有楚天学子1人,教授5人,副教授9人,硕士生导师12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学历教师占教师比例达96%,其中56%的专业任课教师具有国外有访学或工作经历,60%教师有在生物技术企业实践经历。2019年生物技术专业获批湖北省一流建设专业,生物科学与技术系于2021年被授予“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团队及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称号。目前,教职工共主持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0余项,发表Sci论文上百篇,其中以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30余篇。近两年在各类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实验技能竞赛中获奖20余项。

(4)教学理念先进:本专业通过通识与专业并重,基础与应用并重,理论和实践并重进行人才培养。广泛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系统的导师制体系,为每位学生从进入大学就配备专业导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5)实习实践平台前沿:专业开设有生产实习、专业认识实习、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实习实践教学在武汉市相关的现代生物技术高新企业中完成,培养与现代生物技术产业能够有效对接的生物技术研发人才。

课程设置

核心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物信息学、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

特色课程:除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实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有关的特色课程,如生物检测技术实验、生物安全与法规、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为生物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检测和酶制剂技术综合人才。

实习和实践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实习和实践。课程设置中,有为期两周的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也有创新创业训练、工厂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等实践课程,为学生加深专业认知创造条件,也推动学生实际进行社会实践。

学生活动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以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中心为平台,生物技术专业师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湖北省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等各种实践创新与竞赛活动,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金龙鱼奖学金和华农恒青奖学金等。

毕业概况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特别适合在与生物技术相关的高新生物技术企业、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等领域工作。本专业学生考取研究生的比率高,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前景广阔。毕业生工作领域主要包括:(1)考研和出国留学;(2)政府机关;(3)生物高新企业;(4)生物医学和生物制药单位。近三年来,为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985、211和“双一流”高校及国内知名科研院所输送多名研究生,也为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和各大医药公司输送多名优秀毕业生。

优秀校友

姓名

毕业年份

工作现状

南清

2008

安徽微分基因联合创始人,微分基因市场总监

闫俊杰

2008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导

朱德勤

2008

华大基因

李奎

2009

宜昌市西陵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流通科和食品安全监管科科长

温子禄

2009

上海市医疗救治中心

吴晨

2009

武汉百德瑞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发总监。

张忠美

2009

美国NIH研究员

郑鹏

2011

武汉科技大学,硕导

谢烨明

2012

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华大基因

赵斌

2013

就职于厦门卫健委下属健康大数据中心

杨玉稳

2013

大悟县扬威生态农业农民合作社理事长,自主创业事迹被央视等多家媒体报道

田宇

2013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现就职于武汉轻工大学

毛玲

2012

武汉新华扬股份有限公司。主持了多个产品研发与生产现技术革新

雷航

2012

上海市瑞金医院血液科临床检验工作

孙先林

2013

武汉恒意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

彭小波

2014

重庆宸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工作,负责生物类药物与生产与新产品创制等工作

谈笑

2014

目前任职亚能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部门经理。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也参与了新冠胶体金试剂研发。

刘昭鑫

2015

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药部从事抗体药物下游工艺开发工作

杨钰慧

2016

武汉波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质控部

杨俊

2016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参与肠道病原体标准品的研制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陈汝龙

2017

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获奖(2019年以后取消此奖项)

学生获国家奖学金证书

教师获科技进步奖

理论和实验课堂



就业方向:

专业名称:生物技术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受到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掌握生命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未来致力于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与探索,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和前沿,具备国际视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在生物技术产业以及医药、环境、食品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尤其在生物检测技术、酶工程上游技术从事产品开发、应用推广和管理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也可继续攻读生物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生。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将系统学习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知识、以及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知识、生物医药基础知识,重点掌握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现代生物技术与生物医药产业融合的专业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知识:具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专业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艺术、文学、哲学、生物伦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等。

(2)能力:具有综合利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的能力,尤其是生物检测和体外诊断解决方案、酶工程上游技术的研发、技术革新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好的自学能力、表达交流能力、文献查阅与检索能力;以及熟练外语、计算机、科技写作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

(3)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文化素质、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专业优势

(1)专业特色鲜明:本校生物技术专业围绕“食品、生物、药物”交叉、融合、提升的学科发展理念,面向国家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发展,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为现代生物制造产业培养生物检测和酶工程上游技术领域的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

(2)课程设置科学:课程除了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实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有关的特色课程,为生物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检测和酶制剂技术综合人才。

(3)师资队伍优秀:本校生物技术专业目前有楚天学子1人,教授5人,副教授9人,硕士生导师12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学历教师占教师比例达96%,其中56%的专业任课教师具有国外有访学或工作经历,60%教师有在生物技术企业实践经历。2019年生物技术专业获批湖北省一流建设专业,生物科学与技术系于2021年被授予“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团队及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称号。目前,教职工共主持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0余项,发表Sci论文上百篇,其中以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30余篇。近两年在各类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实验技能竞赛中获奖20余项。

(4)教学理念先进:本专业通过通识与专业并重,基础与应用并重,理论和实践并重进行人才培养。广泛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系统的导师制体系,为每位学生从进入大学就配备专业导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5)实习实践平台前沿:专业开设有生产实习、专业认识实习、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实习实践教学在武汉市相关的现代生物技术高新企业中完成,培养与现代生物技术产业能够有效对接的生物技术研发人才。

课程设置

核心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物信息学、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

特色课程:除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实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有关的特色课程,如生物检测技术实验、生物安全与法规、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为生物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检测和酶制剂技术综合人才。

实习和实践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实习和实践。课程设置中,有为期两周的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也有创新创业训练、工厂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等实践课程,为学生加深专业认知创造条件,也推动学生实际进行社会实践。

学生活动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以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中心为平台,生物技术专业师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湖北省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等各种实践创新与竞赛活动,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金龙鱼奖学金和华农恒青奖学金等。

毕业概况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特别适合在与生物技术相关的高新生物技术企业、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等领域工作。本专业学生考取研究生的比率高,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前景广阔。毕业生工作领域主要包括:(1)考研和出国留学;(2)政府机关;(3)生物高新企业;(4)生物医学和生物制药单位。近三年来,为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985、211和“双一流”高校及国内知名科研院所输送多名研究生,也为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和各大医药公司输送多名优秀毕业生。

优秀校友

姓名

毕业年份

工作现状

南清

2008

安徽微分基因联合创始人,微分基因市场总监

闫俊杰

2008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导

朱德勤

2008

华大基因

李奎

2009

宜昌市西陵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流通科和食品安全监管科科长

温子禄

2009

上海市医疗救治中心

吴晨

2009

武汉百德瑞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发总监。

张忠美

2009

美国NIH研究员

郑鹏

2011

武汉科技大学,硕导

谢烨明

2012

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华大基因

赵斌

2013

就职于厦门卫健委下属健康大数据中心

杨玉稳

2013

大悟县扬威生态农业农民合作社理事长,自主创业事迹被央视等多家媒体报道

田宇

2013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现就职于武汉轻工大学

毛玲

2012

武汉新华扬股份有限公司。主持了多个产品研发与生产现技术革新

雷航

2012

上海市瑞金医院血液科临床检验工作

孙先林

2013

武汉恒意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

彭小波

2014

重庆宸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工作,负责生物类药物与生产与新产品创制等工作

谈笑

2014

目前任职亚能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部门经理。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也参与了新冠胶体金试剂研发。

刘昭鑫

2015

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药部从事抗体药物下游工艺开发工作

杨钰慧

2016

武汉波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质控部

杨俊

2016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参与肠道病原体标准品的研制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陈汝龙

2017

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获奖(2019年以后取消此奖项)

学生获国家奖学金证书

教师获科技进步奖

理论和实验课堂



03.生物制药(四年制本科)展开

培养目标:

专业名称:生物技术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受到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掌握生命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未来致力于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与探索,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和前沿,具备国际视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在生物技术产业以及医药、环境、食品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尤其在生物检测技术、酶工程上游技术从事产品开发、应用推广和管理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也可继续攻读生物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生。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将系统学习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知识、以及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知识、生物医药基础知识,重点掌握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现代生物技术与生物医药产业融合的专业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知识:具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专业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艺术、文学、哲学、生物伦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等。

(2)能力:具有综合利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的能力,尤其是生物检测和体外诊断解决方案、酶工程上游技术的研发、技术革新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好的自学能力、表达交流能力、文献查阅与检索能力;以及熟练外语、计算机、科技写作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

(3)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文化素质、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专业优势

(1)专业特色鲜明:本校生物技术专业围绕“食品、生物、药物”交叉、融合、提升的学科发展理念,面向国家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发展,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为现代生物制造产业培养生物检测和酶工程上游技术领域的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

(2)课程设置科学:课程除了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实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有关的特色课程,为生物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检测和酶制剂技术综合人才。

(3)师资队伍优秀:本校生物技术专业目前有楚天学子1人,教授5人,副教授9人,硕士生导师12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学历教师占教师比例达96%,其中56%的专业任课教师具有国外有访学或工作经历,60%教师有在生物技术企业实践经历。2019年生物技术专业获批湖北省一流建设专业,生物科学与技术系于2021年被授予“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团队及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称号。目前,教职工共主持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0余项,发表Sci论文上百篇,其中以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30余篇。近两年在各类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实验技能竞赛中获奖20余项。

(4)教学理念先进:本专业通过通识与专业并重,基础与应用并重,理论和实践并重进行人才培养。广泛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系统的导师制体系,为每位学生从进入大学就配备专业导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5)实习实践平台前沿:专业开设有生产实习、专业认识实习、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实习实践教学在武汉市相关的现代生物技术高新企业中完成,培养与现代生物技术产业能够有效对接的生物技术研发人才。

课程设置

核心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物信息学、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

特色课程:除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实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有关的特色课程,如生物检测技术实验、生物安全与法规、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为生物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检测和酶制剂技术综合人才。

实习和实践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实习和实践。课程设置中,有为期两周的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也有创新创业训练、工厂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等实践课程,为学生加深专业认知创造条件,也推动学生实际进行社会实践。

学生活动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以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中心为平台,生物技术专业师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湖北省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等各种实践创新与竞赛活动,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金龙鱼奖学金和华农恒青奖学金等。

毕业概况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特别适合在与生物技术相关的高新生物技术企业、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等领域工作。本专业学生考取研究生的比率高,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前景广阔。毕业生工作领域主要包括:(1)考研和出国留学;(2)政府机关;(3)生物高新企业;(4)生物医学和生物制药单位。近三年来,为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985、211和“双一流”高校及国内知名科研院所输送多名研究生,也为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和各大医药公司输送多名优秀毕业生。

优秀校友

姓名

毕业年份

工作现状

南清

2008

安徽微分基因联合创始人,微分基因市场总监

闫俊杰

2008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导

朱德勤

2008

华大基因

李奎

2009

宜昌市西陵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流通科和食品安全监管科科长

温子禄

2009

上海市医疗救治中心

吴晨

2009

武汉百德瑞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发总监。

张忠美

2009

美国NIH研究员

郑鹏

2011

武汉科技大学,硕导

谢烨明

2012

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华大基因

赵斌

2013

就职于厦门卫健委下属健康大数据中心

杨玉稳

2013

大悟县扬威生态农业农民合作社理事长,自主创业事迹被央视等多家媒体报道

田宇

2013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现就职于武汉轻工大学

毛玲

2012

武汉新华扬股份有限公司。主持了多个产品研发与生产现技术革新

雷航

2012

上海市瑞金医院血液科临床检验工作

孙先林

2013

武汉恒意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

彭小波

2014

重庆宸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工作,负责生物类药物与生产与新产品创制等工作

谈笑

2014

目前任职亚能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部门经理。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也参与了新冠胶体金试剂研发。

刘昭鑫

2015

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药部从事抗体药物下游工艺开发工作

杨钰慧

2016

武汉波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质控部

杨俊

2016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参与肠道病原体标准品的研制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陈汝龙

2017

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获奖(2019年以后取消此奖项)

学生获国家奖学金证书

教师获科技进步奖

理论和实验课堂



培养要求:

专业名称:生物技术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受到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掌握生命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未来致力于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与探索,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和前沿,具备国际视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在生物技术产业以及医药、环境、食品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尤其在生物检测技术、酶工程上游技术从事产品开发、应用推广和管理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也可继续攻读生物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生。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将系统学习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知识、以及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知识、生物医药基础知识,重点掌握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现代生物技术与生物医药产业融合的专业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知识:具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专业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艺术、文学、哲学、生物伦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等。

(2)能力:具有综合利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的能力,尤其是生物检测和体外诊断解决方案、酶工程上游技术的研发、技术革新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好的自学能力、表达交流能力、文献查阅与检索能力;以及熟练外语、计算机、科技写作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

(3)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文化素质、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专业优势

(1)专业特色鲜明:本校生物技术专业围绕“食品、生物、药物”交叉、融合、提升的学科发展理念,面向国家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发展,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为现代生物制造产业培养生物检测和酶工程上游技术领域的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

(2)课程设置科学:课程除了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实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有关的特色课程,为生物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检测和酶制剂技术综合人才。

(3)师资队伍优秀:本校生物技术专业目前有楚天学子1人,教授5人,副教授9人,硕士生导师12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学历教师占教师比例达96%,其中56%的专业任课教师具有国外有访学或工作经历,60%教师有在生物技术企业实践经历。2019年生物技术专业获批湖北省一流建设专业,生物科学与技术系于2021年被授予“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团队及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称号。目前,教职工共主持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0余项,发表Sci论文上百篇,其中以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30余篇。近两年在各类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实验技能竞赛中获奖20余项。

(4)教学理念先进:本专业通过通识与专业并重,基础与应用并重,理论和实践并重进行人才培养。广泛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系统的导师制体系,为每位学生从进入大学就配备专业导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5)实习实践平台前沿:专业开设有生产实习、专业认识实习、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实习实践教学在武汉市相关的现代生物技术高新企业中完成,培养与现代生物技术产业能够有效对接的生物技术研发人才。

课程设置

核心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物信息学、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

特色课程:除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实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有关的特色课程,如生物检测技术实验、生物安全与法规、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为生物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检测和酶制剂技术综合人才。

实习和实践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实习和实践。课程设置中,有为期两周的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也有创新创业训练、工厂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等实践课程,为学生加深专业认知创造条件,也推动学生实际进行社会实践。

学生活动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以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中心为平台,生物技术专业师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湖北省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等各种实践创新与竞赛活动,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金龙鱼奖学金和华农恒青奖学金等。

毕业概况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特别适合在与生物技术相关的高新生物技术企业、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等领域工作。本专业学生考取研究生的比率高,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前景广阔。毕业生工作领域主要包括:(1)考研和出国留学;(2)政府机关;(3)生物高新企业;(4)生物医学和生物制药单位。近三年来,为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985、211和“双一流”高校及国内知名科研院所输送多名研究生,也为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和各大医药公司输送多名优秀毕业生。

优秀校友

姓名

毕业年份

工作现状

南清

2008

安徽微分基因联合创始人,微分基因市场总监

闫俊杰

2008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导

朱德勤

2008

华大基因

李奎

2009

宜昌市西陵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流通科和食品安全监管科科长

温子禄

2009

上海市医疗救治中心

吴晨

2009

武汉百德瑞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发总监。

张忠美

2009

美国NIH研究员

郑鹏

2011

武汉科技大学,硕导

谢烨明

2012

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华大基因

赵斌

2013

就职于厦门卫健委下属健康大数据中心

杨玉稳

2013

大悟县扬威生态农业农民合作社理事长,自主创业事迹被央视等多家媒体报道

田宇

2013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现就职于武汉轻工大学

毛玲

2012

武汉新华扬股份有限公司。主持了多个产品研发与生产现技术革新

雷航

2012

上海市瑞金医院血液科临床检验工作

孙先林

2013

武汉恒意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

彭小波

2014

重庆宸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工作,负责生物类药物与生产与新产品创制等工作

谈笑

2014

目前任职亚能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部门经理。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也参与了新冠胶体金试剂研发。

刘昭鑫

2015

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药部从事抗体药物下游工艺开发工作

杨钰慧

2016

武汉波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质控部

杨俊

2016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参与肠道病原体标准品的研制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陈汝龙

2017

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获奖(2019年以后取消此奖项)

学生获国家奖学金证书

教师获科技进步奖

理论和实验课堂



主干学科:

专业名称:生物技术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受到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掌握生命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未来致力于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与探索,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和前沿,具备国际视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在生物技术产业以及医药、环境、食品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尤其在生物检测技术、酶工程上游技术从事产品开发、应用推广和管理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也可继续攻读生物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生。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将系统学习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知识、以及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知识、生物医药基础知识,重点掌握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现代生物技术与生物医药产业融合的专业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知识:具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专业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艺术、文学、哲学、生物伦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等。

(2)能力:具有综合利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的能力,尤其是生物检测和体外诊断解决方案、酶工程上游技术的研发、技术革新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好的自学能力、表达交流能力、文献查阅与检索能力;以及熟练外语、计算机、科技写作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

(3)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文化素质、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专业优势

(1)专业特色鲜明:本校生物技术专业围绕“食品、生物、药物”交叉、融合、提升的学科发展理念,面向国家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发展,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为现代生物制造产业培养生物检测和酶工程上游技术领域的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

(2)课程设置科学:课程除了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实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有关的特色课程,为生物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检测和酶制剂技术综合人才。

(3)师资队伍优秀:本校生物技术专业目前有楚天学子1人,教授5人,副教授9人,硕士生导师12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学历教师占教师比例达96%,其中56%的专业任课教师具有国外有访学或工作经历,60%教师有在生物技术企业实践经历。2019年生物技术专业获批湖北省一流建设专业,生物科学与技术系于2021年被授予“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团队及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称号。目前,教职工共主持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0余项,发表Sci论文上百篇,其中以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30余篇。近两年在各类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实验技能竞赛中获奖20余项。

(4)教学理念先进:本专业通过通识与专业并重,基础与应用并重,理论和实践并重进行人才培养。广泛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系统的导师制体系,为每位学生从进入大学就配备专业导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5)实习实践平台前沿:专业开设有生产实习、专业认识实习、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实习实践教学在武汉市相关的现代生物技术高新企业中完成,培养与现代生物技术产业能够有效对接的生物技术研发人才。

课程设置

核心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物信息学、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

特色课程:除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实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有关的特色课程,如生物检测技术实验、生物安全与法规、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为生物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检测和酶制剂技术综合人才。

实习和实践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实习和实践。课程设置中,有为期两周的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也有创新创业训练、工厂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等实践课程,为学生加深专业认知创造条件,也推动学生实际进行社会实践。

学生活动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以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中心为平台,生物技术专业师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湖北省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等各种实践创新与竞赛活动,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金龙鱼奖学金和华农恒青奖学金等。

毕业概况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特别适合在与生物技术相关的高新生物技术企业、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等领域工作。本专业学生考取研究生的比率高,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前景广阔。毕业生工作领域主要包括:(1)考研和出国留学;(2)政府机关;(3)生物高新企业;(4)生物医学和生物制药单位。近三年来,为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985、211和“双一流”高校及国内知名科研院所输送多名研究生,也为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和各大医药公司输送多名优秀毕业生。

优秀校友

姓名

毕业年份

工作现状

南清

2008

安徽微分基因联合创始人,微分基因市场总监

闫俊杰

2008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导

朱德勤

2008

华大基因

李奎

2009

宜昌市西陵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流通科和食品安全监管科科长

温子禄

2009

上海市医疗救治中心

吴晨

2009

武汉百德瑞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发总监。

张忠美

2009

美国NIH研究员

郑鹏

2011

武汉科技大学,硕导

谢烨明

2012

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华大基因

赵斌

2013

就职于厦门卫健委下属健康大数据中心

杨玉稳

2013

大悟县扬威生态农业农民合作社理事长,自主创业事迹被央视等多家媒体报道

田宇

2013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现就职于武汉轻工大学

毛玲

2012

武汉新华扬股份有限公司。主持了多个产品研发与生产现技术革新

雷航

2012

上海市瑞金医院血液科临床检验工作

孙先林

2013

武汉恒意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

彭小波

2014

重庆宸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工作,负责生物类药物与生产与新产品创制等工作

谈笑

2014

目前任职亚能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部门经理。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也参与了新冠胶体金试剂研发。

刘昭鑫

2015

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药部从事抗体药物下游工艺开发工作

杨钰慧

2016

武汉波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质控部

杨俊

2016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参与肠道病原体标准品的研制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陈汝龙

2017

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获奖(2019年以后取消此奖项)

学生获国家奖学金证书

教师获科技进步奖

理论和实验课堂



主要课程:

专业名称:生物技术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受到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掌握生命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未来致力于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与探索,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和前沿,具备国际视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在生物技术产业以及医药、环境、食品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尤其在生物检测技术、酶工程上游技术从事产品开发、应用推广和管理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也可继续攻读生物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生。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将系统学习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知识、以及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知识、生物医药基础知识,重点掌握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现代生物技术与生物医药产业融合的专业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知识:具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专业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艺术、文学、哲学、生物伦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等。

(2)能力:具有综合利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的能力,尤其是生物检测和体外诊断解决方案、酶工程上游技术的研发、技术革新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好的自学能力、表达交流能力、文献查阅与检索能力;以及熟练外语、计算机、科技写作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

(3)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文化素质、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专业优势

(1)专业特色鲜明:本校生物技术专业围绕“食品、生物、药物”交叉、融合、提升的学科发展理念,面向国家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发展,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为现代生物制造产业培养生物检测和酶工程上游技术领域的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

(2)课程设置科学:课程除了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实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有关的特色课程,为生物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检测和酶制剂技术综合人才。

(3)师资队伍优秀:本校生物技术专业目前有楚天学子1人,教授5人,副教授9人,硕士生导师12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学历教师占教师比例达96%,其中56%的专业任课教师具有国外有访学或工作经历,60%教师有在生物技术企业实践经历。2019年生物技术专业获批湖北省一流建设专业,生物科学与技术系于2021年被授予“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团队及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称号。目前,教职工共主持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0余项,发表Sci论文上百篇,其中以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30余篇。近两年在各类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实验技能竞赛中获奖20余项。

(4)教学理念先进:本专业通过通识与专业并重,基础与应用并重,理论和实践并重进行人才培养。广泛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系统的导师制体系,为每位学生从进入大学就配备专业导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5)实习实践平台前沿:专业开设有生产实习、专业认识实习、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实习实践教学在武汉市相关的现代生物技术高新企业中完成,培养与现代生物技术产业能够有效对接的生物技术研发人才。

课程设置

核心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物信息学、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

特色课程:除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实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有关的特色课程,如生物检测技术实验、生物安全与法规、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为生物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检测和酶制剂技术综合人才。

实习和实践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实习和实践。课程设置中,有为期两周的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也有创新创业训练、工厂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等实践课程,为学生加深专业认知创造条件,也推动学生实际进行社会实践。

学生活动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以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中心为平台,生物技术专业师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湖北省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等各种实践创新与竞赛活动,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金龙鱼奖学金和华农恒青奖学金等。

毕业概况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特别适合在与生物技术相关的高新生物技术企业、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等领域工作。本专业学生考取研究生的比率高,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前景广阔。毕业生工作领域主要包括:(1)考研和出国留学;(2)政府机关;(3)生物高新企业;(4)生物医学和生物制药单位。近三年来,为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985、211和“双一流”高校及国内知名科研院所输送多名研究生,也为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和各大医药公司输送多名优秀毕业生。

优秀校友

姓名

毕业年份

工作现状

南清

2008

安徽微分基因联合创始人,微分基因市场总监

闫俊杰

2008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导

朱德勤

2008

华大基因

李奎

2009

宜昌市西陵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流通科和食品安全监管科科长

温子禄

2009

上海市医疗救治中心

吴晨

2009

武汉百德瑞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发总监。

张忠美

2009

美国NIH研究员

郑鹏

2011

武汉科技大学,硕导

谢烨明

2012

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华大基因

赵斌

2013

就职于厦门卫健委下属健康大数据中心

杨玉稳

2013

大悟县扬威生态农业农民合作社理事长,自主创业事迹被央视等多家媒体报道

田宇

2013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现就职于武汉轻工大学

毛玲

2012

武汉新华扬股份有限公司。主持了多个产品研发与生产现技术革新

雷航

2012

上海市瑞金医院血液科临床检验工作

孙先林

2013

武汉恒意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

彭小波

2014

重庆宸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工作,负责生物类药物与生产与新产品创制等工作

谈笑

2014

目前任职亚能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部门经理。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也参与了新冠胶体金试剂研发。

刘昭鑫

2015

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药部从事抗体药物下游工艺开发工作

杨钰慧

2016

武汉波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质控部

杨俊

2016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参与肠道病原体标准品的研制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陈汝龙

2017

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获奖(2019年以后取消此奖项)

学生获国家奖学金证书

教师获科技进步奖

理论和实验课堂



就业方向:

专业名称:生物技术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受到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掌握生命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未来致力于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与探索,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和前沿,具备国际视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在生物技术产业以及医药、环境、食品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尤其在生物检测技术、酶工程上游技术从事产品开发、应用推广和管理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也可继续攻读生物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生。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将系统学习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知识、以及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知识、生物医药基础知识,重点掌握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现代生物技术与生物医药产业融合的专业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知识:具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专业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艺术、文学、哲学、生物伦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等。

(2)能力:具有综合利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的能力,尤其是生物检测和体外诊断解决方案、酶工程上游技术的研发、技术革新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好的自学能力、表达交流能力、文献查阅与检索能力;以及熟练外语、计算机、科技写作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

(3)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文化素质、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专业优势

(1)专业特色鲜明:本校生物技术专业围绕“食品、生物、药物”交叉、融合、提升的学科发展理念,面向国家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发展,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为现代生物制造产业培养生物检测和酶工程上游技术领域的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

(2)课程设置科学:课程除了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实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有关的特色课程,为生物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检测和酶制剂技术综合人才。

(3)师资队伍优秀:本校生物技术专业目前有楚天学子1人,教授5人,副教授9人,硕士生导师12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学历教师占教师比例达96%,其中56%的专业任课教师具有国外有访学或工作经历,60%教师有在生物技术企业实践经历。2019年生物技术专业获批湖北省一流建设专业,生物科学与技术系于2021年被授予“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团队及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称号。目前,教职工共主持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0余项,发表Sci论文上百篇,其中以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30余篇。近两年在各类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实验技能竞赛中获奖20余项。

(4)教学理念先进:本专业通过通识与专业并重,基础与应用并重,理论和实践并重进行人才培养。广泛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系统的导师制体系,为每位学生从进入大学就配备专业导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5)实习实践平台前沿:专业开设有生产实习、专业认识实习、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实习实践教学在武汉市相关的现代生物技术高新企业中完成,培养与现代生物技术产业能够有效对接的生物技术研发人才。

课程设置

核心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物信息学、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

特色课程:除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实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有关的特色课程,如生物检测技术实验、生物安全与法规、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为生物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检测和酶制剂技术综合人才。

实习和实践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实习和实践。课程设置中,有为期两周的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也有创新创业训练、工厂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等实践课程,为学生加深专业认知创造条件,也推动学生实际进行社会实践。

学生活动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以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中心为平台,生物技术专业师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湖北省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等各种实践创新与竞赛活动,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金龙鱼奖学金和华农恒青奖学金等。

毕业概况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特别适合在与生物技术相关的高新生物技术企业、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等领域工作。本专业学生考取研究生的比率高,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前景广阔。毕业生工作领域主要包括:(1)考研和出国留学;(2)政府机关;(3)生物高新企业;(4)生物医学和生物制药单位。近三年来,为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985、211和“双一流”高校及国内知名科研院所输送多名研究生,也为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和各大医药公司输送多名优秀毕业生。

优秀校友

姓名

毕业年份

工作现状

南清

2008

安徽微分基因联合创始人,微分基因市场总监

闫俊杰

2008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导

朱德勤

2008

华大基因

李奎

2009

宜昌市西陵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流通科和食品安全监管科科长

温子禄

2009

上海市医疗救治中心

吴晨

2009

武汉百德瑞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发总监。

张忠美

2009

美国NIH研究员

郑鹏

2011

武汉科技大学,硕导

谢烨明

2012

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华大基因

赵斌

2013

就职于厦门卫健委下属健康大数据中心

杨玉稳

2013

大悟县扬威生态农业农民合作社理事长,自主创业事迹被央视等多家媒体报道

田宇

2013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现就职于武汉轻工大学

毛玲

2012

武汉新华扬股份有限公司。主持了多个产品研发与生产现技术革新

雷航

2012

上海市瑞金医院血液科临床检验工作

孙先林

2013

武汉恒意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

彭小波

2014

重庆宸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工作,负责生物类药物与生产与新产品创制等工作

谈笑

2014

目前任职亚能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部门经理。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也参与了新冠胶体金试剂研发。

刘昭鑫

2015

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药部从事抗体药物下游工艺开发工作

杨钰慧

2016

武汉波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质控部

杨俊

2016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参与肠道病原体标准品的研制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陈汝龙

2017

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获奖(2019年以后取消此奖项)

学生获国家奖学金证书

教师获科技进步奖

理论和实验课堂



04.制药工程展开

培养目标:

专业名称:生物技术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受到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掌握生命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未来致力于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与探索,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和前沿,具备国际视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在生物技术产业以及医药、环境、食品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尤其在生物检测技术、酶工程上游技术从事产品开发、应用推广和管理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也可继续攻读生物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生。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将系统学习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知识、以及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知识、生物医药基础知识,重点掌握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现代生物技术与生物医药产业融合的专业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知识:具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专业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艺术、文学、哲学、生物伦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等。

(2)能力:具有综合利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的能力,尤其是生物检测和体外诊断解决方案、酶工程上游技术的研发、技术革新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好的自学能力、表达交流能力、文献查阅与检索能力;以及熟练外语、计算机、科技写作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

(3)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文化素质、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专业优势

(1)专业特色鲜明:本校生物技术专业围绕“食品、生物、药物”交叉、融合、提升的学科发展理念,面向国家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发展,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为现代生物制造产业培养生物检测和酶工程上游技术领域的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

(2)课程设置科学:课程除了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实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有关的特色课程,为生物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检测和酶制剂技术综合人才。

(3)师资队伍优秀:本校生物技术专业目前有楚天学子1人,教授5人,副教授9人,硕士生导师12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学历教师占教师比例达96%,其中56%的专业任课教师具有国外有访学或工作经历,60%教师有在生物技术企业实践经历。2019年生物技术专业获批湖北省一流建设专业,生物科学与技术系于2021年被授予“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团队及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称号。目前,教职工共主持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0余项,发表Sci论文上百篇,其中以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30余篇。近两年在各类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实验技能竞赛中获奖20余项。

(4)教学理念先进:本专业通过通识与专业并重,基础与应用并重,理论和实践并重进行人才培养。广泛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系统的导师制体系,为每位学生从进入大学就配备专业导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5)实习实践平台前沿:专业开设有生产实习、专业认识实习、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实习实践教学在武汉市相关的现代生物技术高新企业中完成,培养与现代生物技术产业能够有效对接的生物技术研发人才。

课程设置

核心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物信息学、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

特色课程:除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实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有关的特色课程,如生物检测技术实验、生物安全与法规、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为生物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检测和酶制剂技术综合人才。

实习和实践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实习和实践。课程设置中,有为期两周的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也有创新创业训练、工厂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等实践课程,为学生加深专业认知创造条件,也推动学生实际进行社会实践。

学生活动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以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中心为平台,生物技术专业师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湖北省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等各种实践创新与竞赛活动,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金龙鱼奖学金和华农恒青奖学金等。

毕业概况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特别适合在与生物技术相关的高新生物技术企业、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等领域工作。本专业学生考取研究生的比率高,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前景广阔。毕业生工作领域主要包括:(1)考研和出国留学;(2)政府机关;(3)生物高新企业;(4)生物医学和生物制药单位。近三年来,为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985、211和“双一流”高校及国内知名科研院所输送多名研究生,也为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和各大医药公司输送多名优秀毕业生。

优秀校友

姓名

毕业年份

工作现状

南清

2008

安徽微分基因联合创始人,微分基因市场总监

闫俊杰

2008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导

朱德勤

2008

华大基因

李奎

2009

宜昌市西陵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流通科和食品安全监管科科长

温子禄

2009

上海市医疗救治中心

吴晨

2009

武汉百德瑞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发总监。

张忠美

2009

美国NIH研究员

郑鹏

2011

武汉科技大学,硕导

谢烨明

2012

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华大基因

赵斌

2013

就职于厦门卫健委下属健康大数据中心

杨玉稳

2013

大悟县扬威生态农业农民合作社理事长,自主创业事迹被央视等多家媒体报道

田宇

2013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现就职于武汉轻工大学

毛玲

2012

武汉新华扬股份有限公司。主持了多个产品研发与生产现技术革新

雷航

2012

上海市瑞金医院血液科临床检验工作

孙先林

2013

武汉恒意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

彭小波

2014

重庆宸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工作,负责生物类药物与生产与新产品创制等工作

谈笑

2014

目前任职亚能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部门经理。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也参与了新冠胶体金试剂研发。

刘昭鑫

2015

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药部从事抗体药物下游工艺开发工作

杨钰慧

2016

武汉波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质控部

杨俊

2016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参与肠道病原体标准品的研制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陈汝龙

2017

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获奖(2019年以后取消此奖项)

学生获国家奖学金证书

教师获科技进步奖

理论和实验课堂



培养要求:

专业名称:生物技术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受到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掌握生命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未来致力于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与探索,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和前沿,具备国际视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在生物技术产业以及医药、环境、食品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尤其在生物检测技术、酶工程上游技术从事产品开发、应用推广和管理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也可继续攻读生物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生。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将系统学习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知识、以及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知识、生物医药基础知识,重点掌握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现代生物技术与生物医药产业融合的专业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知识:具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专业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艺术、文学、哲学、生物伦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等。

(2)能力:具有综合利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的能力,尤其是生物检测和体外诊断解决方案、酶工程上游技术的研发、技术革新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好的自学能力、表达交流能力、文献查阅与检索能力;以及熟练外语、计算机、科技写作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

(3)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文化素质、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专业优势

(1)专业特色鲜明:本校生物技术专业围绕“食品、生物、药物”交叉、融合、提升的学科发展理念,面向国家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发展,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为现代生物制造产业培养生物检测和酶工程上游技术领域的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

(2)课程设置科学:课程除了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实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有关的特色课程,为生物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检测和酶制剂技术综合人才。

(3)师资队伍优秀:本校生物技术专业目前有楚天学子1人,教授5人,副教授9人,硕士生导师12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学历教师占教师比例达96%,其中56%的专业任课教师具有国外有访学或工作经历,60%教师有在生物技术企业实践经历。2019年生物技术专业获批湖北省一流建设专业,生物科学与技术系于2021年被授予“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团队及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称号。目前,教职工共主持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0余项,发表Sci论文上百篇,其中以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30余篇。近两年在各类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实验技能竞赛中获奖20余项。

(4)教学理念先进:本专业通过通识与专业并重,基础与应用并重,理论和实践并重进行人才培养。广泛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系统的导师制体系,为每位学生从进入大学就配备专业导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5)实习实践平台前沿:专业开设有生产实习、专业认识实习、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实习实践教学在武汉市相关的现代生物技术高新企业中完成,培养与现代生物技术产业能够有效对接的生物技术研发人才。

课程设置

核心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物信息学、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

特色课程:除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实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有关的特色课程,如生物检测技术实验、生物安全与法规、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为生物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检测和酶制剂技术综合人才。

实习和实践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实习和实践。课程设置中,有为期两周的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也有创新创业训练、工厂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等实践课程,为学生加深专业认知创造条件,也推动学生实际进行社会实践。

学生活动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以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中心为平台,生物技术专业师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湖北省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等各种实践创新与竞赛活动,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金龙鱼奖学金和华农恒青奖学金等。

毕业概况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特别适合在与生物技术相关的高新生物技术企业、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等领域工作。本专业学生考取研究生的比率高,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前景广阔。毕业生工作领域主要包括:(1)考研和出国留学;(2)政府机关;(3)生物高新企业;(4)生物医学和生物制药单位。近三年来,为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985、211和“双一流”高校及国内知名科研院所输送多名研究生,也为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和各大医药公司输送多名优秀毕业生。

优秀校友

姓名

毕业年份

工作现状

南清

2008

安徽微分基因联合创始人,微分基因市场总监

闫俊杰

2008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导

朱德勤

2008

华大基因

李奎

2009

宜昌市西陵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流通科和食品安全监管科科长

温子禄

2009

上海市医疗救治中心

吴晨

2009

武汉百德瑞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发总监。

张忠美

2009

美国NIH研究员

郑鹏

2011

武汉科技大学,硕导

谢烨明

2012

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华大基因

赵斌

2013

就职于厦门卫健委下属健康大数据中心

杨玉稳

2013

大悟县扬威生态农业农民合作社理事长,自主创业事迹被央视等多家媒体报道

田宇

2013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现就职于武汉轻工大学

毛玲

2012

武汉新华扬股份有限公司。主持了多个产品研发与生产现技术革新

雷航

2012

上海市瑞金医院血液科临床检验工作

孙先林

2013

武汉恒意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

彭小波

2014

重庆宸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工作,负责生物类药物与生产与新产品创制等工作

谈笑

2014

目前任职亚能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部门经理。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也参与了新冠胶体金试剂研发。

刘昭鑫

2015

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药部从事抗体药物下游工艺开发工作

杨钰慧

2016

武汉波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质控部

杨俊

2016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参与肠道病原体标准品的研制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陈汝龙

2017

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获奖(2019年以后取消此奖项)

学生获国家奖学金证书

教师获科技进步奖

理论和实验课堂



主干学科:

专业名称:生物技术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受到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掌握生命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未来致力于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与探索,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和前沿,具备国际视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在生物技术产业以及医药、环境、食品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尤其在生物检测技术、酶工程上游技术从事产品开发、应用推广和管理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也可继续攻读生物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生。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将系统学习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知识、以及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知识、生物医药基础知识,重点掌握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现代生物技术与生物医药产业融合的专业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知识:具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专业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艺术、文学、哲学、生物伦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等。

(2)能力:具有综合利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的能力,尤其是生物检测和体外诊断解决方案、酶工程上游技术的研发、技术革新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好的自学能力、表达交流能力、文献查阅与检索能力;以及熟练外语、计算机、科技写作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

(3)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文化素质、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专业优势

(1)专业特色鲜明:本校生物技术专业围绕“食品、生物、药物”交叉、融合、提升的学科发展理念,面向国家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发展,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为现代生物制造产业培养生物检测和酶工程上游技术领域的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

(2)课程设置科学:课程除了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实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有关的特色课程,为生物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检测和酶制剂技术综合人才。

(3)师资队伍优秀:本校生物技术专业目前有楚天学子1人,教授5人,副教授9人,硕士生导师12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学历教师占教师比例达96%,其中56%的专业任课教师具有国外有访学或工作经历,60%教师有在生物技术企业实践经历。2019年生物技术专业获批湖北省一流建设专业,生物科学与技术系于2021年被授予“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团队及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称号。目前,教职工共主持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0余项,发表Sci论文上百篇,其中以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30余篇。近两年在各类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实验技能竞赛中获奖20余项。

(4)教学理念先进:本专业通过通识与专业并重,基础与应用并重,理论和实践并重进行人才培养。广泛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系统的导师制体系,为每位学生从进入大学就配备专业导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5)实习实践平台前沿:专业开设有生产实习、专业认识实习、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实习实践教学在武汉市相关的现代生物技术高新企业中完成,培养与现代生物技术产业能够有效对接的生物技术研发人才。

课程设置

核心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物信息学、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

特色课程:除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实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有关的特色课程,如生物检测技术实验、生物安全与法规、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为生物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检测和酶制剂技术综合人才。

实习和实践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实习和实践。课程设置中,有为期两周的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也有创新创业训练、工厂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等实践课程,为学生加深专业认知创造条件,也推动学生实际进行社会实践。

学生活动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以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中心为平台,生物技术专业师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湖北省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等各种实践创新与竞赛活动,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金龙鱼奖学金和华农恒青奖学金等。

毕业概况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特别适合在与生物技术相关的高新生物技术企业、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等领域工作。本专业学生考取研究生的比率高,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前景广阔。毕业生工作领域主要包括:(1)考研和出国留学;(2)政府机关;(3)生物高新企业;(4)生物医学和生物制药单位。近三年来,为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985、211和“双一流”高校及国内知名科研院所输送多名研究生,也为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和各大医药公司输送多名优秀毕业生。

优秀校友

姓名

毕业年份

工作现状

南清

2008

安徽微分基因联合创始人,微分基因市场总监

闫俊杰

2008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导

朱德勤

2008

华大基因

李奎

2009

宜昌市西陵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流通科和食品安全监管科科长

温子禄

2009

上海市医疗救治中心

吴晨

2009

武汉百德瑞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发总监。

张忠美

2009

美国NIH研究员

郑鹏

2011

武汉科技大学,硕导

谢烨明

2012

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华大基因

赵斌

2013

就职于厦门卫健委下属健康大数据中心

杨玉稳

2013

大悟县扬威生态农业农民合作社理事长,自主创业事迹被央视等多家媒体报道

田宇

2013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现就职于武汉轻工大学

毛玲

2012

武汉新华扬股份有限公司。主持了多个产品研发与生产现技术革新

雷航

2012

上海市瑞金医院血液科临床检验工作

孙先林

2013

武汉恒意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

彭小波

2014

重庆宸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工作,负责生物类药物与生产与新产品创制等工作

谈笑

2014

目前任职亚能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部门经理。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也参与了新冠胶体金试剂研发。

刘昭鑫

2015

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药部从事抗体药物下游工艺开发工作

杨钰慧

2016

武汉波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质控部

杨俊

2016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参与肠道病原体标准品的研制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陈汝龙

2017

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获奖(2019年以后取消此奖项)

学生获国家奖学金证书

教师获科技进步奖

理论和实验课堂



主要课程:

专业名称:生物技术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受到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掌握生命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未来致力于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与探索,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和前沿,具备国际视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在生物技术产业以及医药、环境、食品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尤其在生物检测技术、酶工程上游技术从事产品开发、应用推广和管理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也可继续攻读生物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生。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将系统学习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知识、以及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知识、生物医药基础知识,重点掌握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现代生物技术与生物医药产业融合的专业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知识:具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专业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艺术、文学、哲学、生物伦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等。

(2)能力:具有综合利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的能力,尤其是生物检测和体外诊断解决方案、酶工程上游技术的研发、技术革新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好的自学能力、表达交流能力、文献查阅与检索能力;以及熟练外语、计算机、科技写作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

(3)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文化素质、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专业优势

(1)专业特色鲜明:本校生物技术专业围绕“食品、生物、药物”交叉、融合、提升的学科发展理念,面向国家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发展,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为现代生物制造产业培养生物检测和酶工程上游技术领域的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

(2)课程设置科学:课程除了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实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有关的特色课程,为生物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检测和酶制剂技术综合人才。

(3)师资队伍优秀:本校生物技术专业目前有楚天学子1人,教授5人,副教授9人,硕士生导师12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学历教师占教师比例达96%,其中56%的专业任课教师具有国外有访学或工作经历,60%教师有在生物技术企业实践经历。2019年生物技术专业获批湖北省一流建设专业,生物科学与技术系于2021年被授予“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团队及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称号。目前,教职工共主持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0余项,发表Sci论文上百篇,其中以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30余篇。近两年在各类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实验技能竞赛中获奖20余项。

(4)教学理念先进:本专业通过通识与专业并重,基础与应用并重,理论和实践并重进行人才培养。广泛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系统的导师制体系,为每位学生从进入大学就配备专业导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5)实习实践平台前沿:专业开设有生产实习、专业认识实习、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实习实践教学在武汉市相关的现代生物技术高新企业中完成,培养与现代生物技术产业能够有效对接的生物技术研发人才。

课程设置

核心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物信息学、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

特色课程:除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实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有关的特色课程,如生物检测技术实验、生物安全与法规、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为生物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检测和酶制剂技术综合人才。

实习和实践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实习和实践。课程设置中,有为期两周的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也有创新创业训练、工厂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等实践课程,为学生加深专业认知创造条件,也推动学生实际进行社会实践。

学生活动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以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中心为平台,生物技术专业师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湖北省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等各种实践创新与竞赛活动,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金龙鱼奖学金和华农恒青奖学金等。

毕业概况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特别适合在与生物技术相关的高新生物技术企业、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等领域工作。本专业学生考取研究生的比率高,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前景广阔。毕业生工作领域主要包括:(1)考研和出国留学;(2)政府机关;(3)生物高新企业;(4)生物医学和生物制药单位。近三年来,为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985、211和“双一流”高校及国内知名科研院所输送多名研究生,也为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和各大医药公司输送多名优秀毕业生。

优秀校友

姓名

毕业年份

工作现状

南清

2008

安徽微分基因联合创始人,微分基因市场总监

闫俊杰

2008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导

朱德勤

2008

华大基因

李奎

2009

宜昌市西陵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流通科和食品安全监管科科长

温子禄

2009

上海市医疗救治中心

吴晨

2009

武汉百德瑞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发总监。

张忠美

2009

美国NIH研究员

郑鹏

2011

武汉科技大学,硕导

谢烨明

2012

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华大基因

赵斌

2013

就职于厦门卫健委下属健康大数据中心

杨玉稳

2013

大悟县扬威生态农业农民合作社理事长,自主创业事迹被央视等多家媒体报道

田宇

2013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现就职于武汉轻工大学

毛玲

2012

武汉新华扬股份有限公司。主持了多个产品研发与生产现技术革新

雷航

2012

上海市瑞金医院血液科临床检验工作

孙先林

2013

武汉恒意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

彭小波

2014

重庆宸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工作,负责生物类药物与生产与新产品创制等工作

谈笑

2014

目前任职亚能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部门经理。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也参与了新冠胶体金试剂研发。

刘昭鑫

2015

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药部从事抗体药物下游工艺开发工作

杨钰慧

2016

武汉波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质控部

杨俊

2016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参与肠道病原体标准品的研制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陈汝龙

2017

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获奖(2019年以后取消此奖项)

学生获国家奖学金证书

教师获科技进步奖

理论和实验课堂



就业方向:

专业名称:生物技术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受到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掌握生命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未来致力于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与探索,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和前沿,具备国际视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在生物技术产业以及医药、环境、食品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尤其在生物检测技术、酶工程上游技术从事产品开发、应用推广和管理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也可继续攻读生物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生。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将系统学习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知识、以及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知识、生物医药基础知识,重点掌握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现代生物技术与生物医药产业融合的专业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知识:具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专业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艺术、文学、哲学、生物伦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等。

(2)能力:具有综合利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的能力,尤其是生物检测和体外诊断解决方案、酶工程上游技术的研发、技术革新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好的自学能力、表达交流能力、文献查阅与检索能力;以及熟练外语、计算机、科技写作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

(3)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文化素质、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专业优势

(1)专业特色鲜明:本校生物技术专业围绕“食品、生物、药物”交叉、融合、提升的学科发展理念,面向国家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发展,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为现代生物制造产业培养生物检测和酶工程上游技术领域的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

(2)课程设置科学:课程除了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实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有关的特色课程,为生物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检测和酶制剂技术综合人才。

(3)师资队伍优秀:本校生物技术专业目前有楚天学子1人,教授5人,副教授9人,硕士生导师12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学历教师占教师比例达96%,其中56%的专业任课教师具有国外有访学或工作经历,60%教师有在生物技术企业实践经历。2019年生物技术专业获批湖北省一流建设专业,生物科学与技术系于2021年被授予“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团队及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称号。目前,教职工共主持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0余项,发表Sci论文上百篇,其中以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30余篇。近两年在各类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实验技能竞赛中获奖20余项。

(4)教学理念先进:本专业通过通识与专业并重,基础与应用并重,理论和实践并重进行人才培养。广泛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系统的导师制体系,为每位学生从进入大学就配备专业导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5)实习实践平台前沿:专业开设有生产实习、专业认识实习、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实习实践教学在武汉市相关的现代生物技术高新企业中完成,培养与现代生物技术产业能够有效对接的生物技术研发人才。

课程设置

核心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物信息学、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

特色课程:除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实验、实践课程外,还设置了食品安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有关的特色课程,如生物检测技术实验、生物安全与法规、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为生物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检测和酶制剂技术综合人才。

实习和实践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实习和实践。课程设置中,有为期两周的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也有创新创业训练、工厂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等实践课程,为学生加深专业认知创造条件,也推动学生实际进行社会实践。

学生活动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以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中心为平台,生物技术专业师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湖北省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等各种实践创新与竞赛活动,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金龙鱼奖学金和华农恒青奖学金等。

毕业概况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特别适合在与生物技术相关的高新生物技术企业、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等领域工作。本专业学生考取研究生的比率高,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前景广阔。毕业生工作领域主要包括:(1)考研和出国留学;(2)政府机关;(3)生物高新企业;(4)生物医学和生物制药单位。近三年来,为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985、211和“双一流”高校及国内知名科研院所输送多名研究生,也为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和各大医药公司输送多名优秀毕业生。

优秀校友

姓名

毕业年份

工作现状

南清

2008

安徽微分基因联合创始人,微分基因市场总监

闫俊杰

2008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导

朱德勤

2008

华大基因

李奎

2009

宜昌市西陵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流通科和食品安全监管科科长

温子禄

2009

上海市医疗救治中心

吴晨

2009

武汉百德瑞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发总监。

张忠美

2009

美国NIH研究员

郑鹏

2011

武汉科技大学,硕导

谢烨明

2012

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华大基因

赵斌

2013

就职于厦门卫健委下属健康大数据中心

杨玉稳

2013

大悟县扬威生态农业农民合作社理事长,自主创业事迹被央视等多家媒体报道

田宇

2013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现就职于武汉轻工大学

毛玲

2012

武汉新华扬股份有限公司。主持了多个产品研发与生产现技术革新

雷航

2012

上海市瑞金医院血液科临床检验工作

孙先林

2013

武汉恒意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

彭小波

2014

重庆宸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工作,负责生物类药物与生产与新产品创制等工作

谈笑

2014

目前任职亚能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部门经理。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也参与了新冠胶体金试剂研发。

刘昭鑫

2015

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药部从事抗体药物下游工艺开发工作

杨钰慧

2016

武汉波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质控部

杨俊

2016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参与肠道病原体标准品的研制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陈汝龙

2017

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获奖(2019年以后取消此奖项)

学生获国家奖学金证书

教师获科技进步奖

理论和实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