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2120107课程名称:生物化学课程英文名称:Biochemistry
课程所属单位:生化系,生物技术教研室课程面向专业:生物技术专业
课程类型:必修课先修课程:有机化学、普通生物学
学分:7总学时:112其中理论学时:112实验学时:0
二、课程性质与目的
(教学目的中要写明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学科,这门课程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它是在有机化学和普通生物学的基础上开设的。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学习和掌握生物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理解和掌握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和功能的关系,生物分子在体内的代谢和调节,生物能的转化和利用,生物信息分子的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绪 论
1.内容
(1)生物化学的概念,生物化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生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生物化学发展简史与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3)生命、细胞和生物分子
要求:了解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主要研究内容,熟悉生命、细胞和生物分子的概况
2.重点内容:
3.难点内容:
(二)氨基酸和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1.内容
(1) 氨基酸;
(2)氨基酸的分离与分析
(3)肽
(4)蛋白质的分离与鉴定
(5)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
(6)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要求:氨基酸的分类,简写,等电点求法,重要化学反应;掌握肽键,蛋白质一级结构概念;掌握蛋白质的两性电离,胶体性质及其稳定因素;掌握蛋白质的变性,复性,沉淀的概念和影响因素。熟悉蛋白质的分离与鉴定。了解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方法,蛋白质分子的进化。
2.重点内容:氨基酸的分类,简写,等电点求法,重要化学反应,肽键,蛋白质一级结构概念;蛋白质的两性电离,胶体性质及其稳定因素;蛋白质的变性,复性,沉淀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3.难点内容:氨基酸的等电点求法,重要化学反应。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方法。
(三)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内容
(1)蛋白质空间结构研究方法
(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3)纤维状蛋白质
(4)球状蛋白质——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5)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要求:掌握蛋白质空间结构研究的内容和研究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方法;掌握多肽链主链构象(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及其他构象)。掌握球状蛋白质和三级结构特征,稳定蛋白质空间结构的作用力,蛋白质的折叠,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空间构象的关系。掌握寡聚蛋白质和四级结构及亚基间的相互关系。熟悉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肌血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免疫球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重点内容:蛋白质空间结构研究的内容和研究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方法;多肽链主链构象(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及其他构象)。球状蛋白质和三级结构特征,稳定蛋白质空间结构的作用力,蛋白质的折叠,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空间构象的关系。寡聚蛋白质和四级结构及亚基间的相互关系。。
3.难点内容:蛋白质空间结构研究的内容和研究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方法;蛋白质的折叠,四级结构中亚基间的相互关系。
(四) 酶
1.内容
(1)酶的一般性质和酶的动力学
(2)酶的抑制作用
(3)酶作用的机制
(4)酶活性的调节
要求:掌握酶的概念与一般性质,酶的命名。掌握辅酶和维生素的关系。掌握酶催化反应的动力学(酶活性、比活力和转换数,速度常数可指示酶的催化效率,Michaelis-Menten方程,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max))。熟悉多底物酶促反应动力学,掌握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掌握酶的抑制作用(不可逆抑制作用,可逆抑制作用)。掌握酶作用的机制:酶高效率催化反应的原因(酶作用的专一性是分子识别的结果、溶菌酶的作用机制,丝氨酸蛋白酶的作用机制)。掌握酶活性调节(酶原的激活,酶的组织细胞内定位及分布,多酶体系和多酶复合物,酶活性的别构调节,酶活性的共价修饰,同工酶和多功能酶)。
2.重点内容:酶催化反应的动力学(酶活性、比活力和转换数,Michaelis-Menten方程,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max))。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酶的抑制作用。酶作用的机制。酶活性调节。
3.难点内容:酶催化反应的动力学(酶活性、比活力和转换数,Michaelis-Menten方程,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max))。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酶的抑制作用。酶作用的机制。酶活性调节。
(五)核酸
1.内容
(1)核苷酸﹑核酸的共价结构。
(2)DNA的结构。
(3)RNA的结构。
(4)核酸的性质。
要求:掌握核酸的组成,掌握核苷酸的紫外吸收特性,核苷酸的解离性质。掌握DNA和RNA的共价结构;熟悉DNA的序列分析,了解人类基因组全序列分析的意义。掌握DNA的双螺旋结构、掌握维持双螺旋结构稳定的作用力,熟悉DNA的超螺旋结构(DNA超螺旋结构的形成是张力作用的结果、DNA的拓扑学性质),掌握DNA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掌握RNA的类型和一般结构特征,mRNA的结构特征,tRNA的结构(tRNA的二级结构,tRNA的三级结构),核糖体RNA的结构。掌握核酸的粘性,核酸的紫外吸收特性,核酸的沉降特性和密度特征,掌握DNA变性与复性。掌握核酸的水解。
2.重点内容:核酸的组成,核苷酸的紫外吸收特性。DNA和RNA的共价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维持双螺旋结构稳定的作用力,DNA结构与功能的关系。RNA的类型和一般结构特征,mRNA的结构特征,tRNA的结构(tRNA的二级结构,tRNA的三级结构),核糖体RNA的结构。核酸的粘性,紫外吸收特性,沉降特性和密度特征,DNA变性与复性。
3.难点内容:;DNA的双螺旋结构,DNA结构与功能的关系,DNA变性与复性。
(六)糖
1.内容
(1)单糖
(2)寡糖
(3)多糖
(4)糖蛋白
要求:掌握单糖的直链结构及构型,单糖的环状结构,单糖的构象,单糖的衍生物,单糖的性质;掌握双糖的结构确定,几种重要的双糖;掌握多糖的种类及结构特点;掌握糖蛋白和蛋白聚糖的结构特点和生物学特性。
2.重点内容:单糖的结构及构型,双糖的结构确定,多糖的结构特点,糖蛋白和蛋白聚糖的结构特点。
3.难点内容:单糖的结构及构型,糖蛋白和蛋白聚糖的结构特点
(七)脂类和生物膜
1.内容
(1)三酰甘油
(2)甘油磷脂
(3)鞘脂类
(4)胆甾醇
(5)生物膜
要求:掌握三酰甘油结构、特点,掌握甘油磷脂的种类和结构,甘油磷脂的性质;掌握鞘脂类的结构和性质,熟悉中性糖鞘脂类,酸性糖鞘脂类;掌握胆甾醇的结构和性质,掌握生物膜的组成、结构及功能。
2.重点内容:三酰甘油结构、特点,甘油磷脂的种类和结构,甘油磷脂的性质;鞘脂类的结构和性质;胆甾醇的结构和性质,生物膜的组成、结构及功能。。
3.难点内容:鞘脂类的结构和性质。
(八)生物能学
1.内容
(1)生物能学和热力学
(2)氧化还原反应与自由能的变化
(3)ATP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要求:掌握生物能学和热力学的概念,了解标准自由能的变化,氧化还原反应与自由能的变化,生化过程中的能量偶联;掌握ATP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高能化合物;了解ATP水解的标准自由能变化,ATP提供基团转移所需的能量。
2.重点内容:生物能学和热力学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与自由能的变化,生化过程中的能量偶联;高能化合物。
3.难点内容:氧化还原反应与自由能的变化,生化过程中的能量偶联。
(九)糖酵解和磷酸戊糖途径
1.内容
(1)糖酵解
(2)磷酸戊糖途径
要求:掌握糖酵解的基本途径,糖酵解的中间过程,NADH和丙酮酸的代谢去向,2,3-磷酸甘油酸的代谢,熟悉其他单糖的代谢与酵解途径的关系;了解糖酵解的调节;掌握磷酸戊糖途径的基本过程,磷酸戊糖途径的运转程度及调节,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物学意义。
2.重点内容:糖酵解的基本途径,糖酵解的中间过程,NADH和丙酮酸的代谢去向,2,3-磷酸甘油酸的代谢;磷酸戊糖途径的运转程度及调节,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物学意义。
3.难点内容: 糖酵解的调节,磷酸戊糖途径的运转程度及调节。
(十)柠檬酸循环
1.内容
(1)丙酮酸氧化
(2)柠檬酸循环
(3)柠檬酸循环的调节
要求:掌握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的组成,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催化的反应;了解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活性调节;掌握柠檬酸循环及其生物学意义;了解乙醛酸循环存在的意义
2.重点内容: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的组成,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催化的反应;柠檬酸循环及其生物学意义
3.难点内容: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活性调节。
(十一)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
1.内容
(1)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
(2)电子传递链
(3)氧化磷酸化
要求:掌握线粒体的结构,线粒体电子转运系统;了解电子传递的热力学;掌握电子传递链的组成和顺序;掌握氧化磷酸化的概念,了解化学渗透学说,了解ATP合成酶,掌握P/O比,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和抑制剂;了解ATP产生的控制,ATP的输出。
2.重点内容:线粒体的结构,线粒体电子转运系统;电子传递链的组成和顺序;氧化磷酸化的概念,P/O比。
3.难点内容:线粒体电子转运系统,电子传递链的组成和顺序。
(十二)糖原代谢和糖的异生作用
1.内容
(1)糖原的降解
(2)糖原的合成
(3)糖原代谢的控制
(4)葡萄糖的异生作用
要求:掌握糖的异生作用;熟悉糖异生作用的调节;掌握糖原的降解,糖原的合成;熟悉糖原代谢的控制。
2.重点内容:糖的异生作用;糖原的降解,糖原的合成。
3.难点内容:糖异生作用的调节,糖原代谢的控制。
(十三)脂类代谢
1.内容
(1)脂类的消化、吸收与转运
(2)脂肪酸的氧化
(3)酮体的代谢
(4)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5)膜脂类的代谢
(6)胆甾醇的代谢
要求:掌握脂类的消化、吸收与转运;掌握脂肪酸的氧化过程,掌握β氧化,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过程;了解偶数碳脂肪酸的氧化,过氧化物酶体的β氧化;掌握酮体的合成,酮体的转运与利用;掌握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过程;了解脂肪酸代谢的调节;熟悉甘油磷脂类的合成,鞘脂类的合成;熟悉胆甾醇的生物合成,了解胆甾醇代谢的调节。
2.重点内容:脂类的消化、吸收与转运;脂肪酸的氧化过程,β氧化,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过程;酮体的合成,酮体的转运与利用;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过程。
3.难点内容:脂肪酸的氧化过程,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过程。
(十四)氨基酸代谢
1.内容
(1)蛋白质的降解
(2)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3)尿素循环
(4)氨基酸的降解
(5)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要求: 掌握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作用;掌握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掌握尿素循环;了解尿素循环的调节;掌握氨基酸的降解;了解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了解固氮作用。
2.重点内容: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作用,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尿素循环,氨基酸的降解。
3.难点内容: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氨基酸的降解与生物合成。
(十五)核苷酸代谢
1.内容
(1)嘌呤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2)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3)脱氧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4)核苷酸的降解
要求:熟悉嘌呤核苷酸的生物合成过程,熟悉嘌呤核苷酸合成的补救途径,了解嘌呤核苷酸的合成的调节;熟悉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了解嘧啶核苷酸的合成的调节;熟悉脱氧核苷酸的生物合成;熟悉核苷酸的降解方式。
2.重点内容:嘌呤核苷酸的生物合成过程,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3.难点内容:嘌呤核苷酸的生物合成过程与调节,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与调节。
(十六)物质代谢调节及激素的作用机制
1.内容
(1)物质代谢的联系
(2)代谢调节的机制
(3)激素作用的机制
要求:掌握代谢途径的整合:Cori循环,葡萄糖-丙氨酸循环,葡萄糖的转运;熟悉激素作用的机制:物质代谢的激素调节,腺苷酸环化酶信号系统,酪氨酸激酶的受体,磷酸肌醇途径,其它信号系统。
2.重点内容:代谢途径的相互关系。
3.难点内容:激素作用的机制
(十七)DNA的复制
1.内容
(1)DNA的复制总观
(2)原核生物DNA的复制
(3)真核生物DNA的合成
(4)反转录
要求:掌握DNA的复制总观:DNA复制是半保留的,DNA复制的起点和方向,DNA复制的其它模型;掌握原核生物DNA的复制:DNA聚合酶Ⅰ的结构和性质,DNA复制的真实性,DNA聚合酶Ⅲ催化DNA的合成,复制的起始,先导链和后随链的合成,复制的终止;熟悉真核生物DNA的合成:真核生物DNA聚合酶,真核生物DNA复制的起始,端粒和端粒酶。掌握反转录:依赖于RNA的DNA聚合酶,致癌RNA病毒的信息流向。
2.重点内容:DNA的复制总观;DNA聚合酶Ⅰ的结构和性质,DNA复制的真实性,DNA聚合酶Ⅲ催化DNA的合成,复制的起始,先导链和后随链的合成,复制的终止;真核生物DNA聚合酶,真核生物DNA复制的起始;反转录。
3.难点内容:真核生物DNA复制的起始。
(十八)转录与加工
1.内容
(1)原核生物的转录
(2)真核生物的转录
(3)转录后的加工
要求:掌握RNA聚合酶的结构与功能,转录的起始、延长、终止; 掌握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真核生物的启动子,转录因子;掌握转录后的加工:信使RNA的加工,核糖体RNA的加工,转移RNA的加工。
2.重点内容:RNA聚合酶的结构与功能,转录的起始、延长、终止;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真核生物的启动子,转录因子;转录后的加工。
3.难点内容: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真核生物的启动子,转录因子。
(十九)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内容
(1)遗传密码
(2)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机制
(3)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
要求:掌握氨基酸的密码子;掌握蛋白质的生物合成:tRNA同功受体性质,反密码子与密码子的识别,核糖体的组成与结构,多肽链合成的起始,链的延长,链的终止;掌握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
2.重点内容:氨基酸的密码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多肽链合成的起始,链的延长,链的终止,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
3.难点内容: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
(二十)基因表达的调节
1.内容
(1)基因组
(2)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节
(3)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节
要求:熟悉基因的组织结构:基因数,基因族,非转录DNA;掌握乳糖操纵子的作用调节,熟悉色氨酸操纵子的作用机制;了解染色质的结构和基因表达,真核生物转录的控制,体细胞重组和抗体多样性,熟悉转录后和翻译的控制,了解发育的分子机制。
2.重点内容:乳糖操纵子的作用,真核生物转录的控制。
3.难点内容:乳糖操纵子的作用,真核生物转录的控制。
四、学时分配
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按章填写)
| 学时
| 课堂讲授
| 1
| 第一章:导论
| 2
| 2
| 第二章:氨基酸与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 7
| 3
| 第三章: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及性质
| 7
| 4
| 第四章:酶
| 10
| 5
| 第五章:核酸
| 8
| 6
| 第六章:糖类
| 6
| 7
| 第七章:脂类和膜
| 4
| 8
| 第八章:生物能学
| 4
| 9
| 第九章:糖酵解与戊糖途径
| 4
| 10
| 第十章: TCA循环
| 4
| 11
| 第十一章: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
| 6
| 12
| 第十二章:糖异生和糖元代谢
| 6
| 13
| 第十三章:脂代谢
| 5
| 14
| 第十四章:氨基酸代谢
| 6
| 15
| 第十五章:核苷酸代谢
| 4
| 16
| 第十六章:激素的作用和代谢整合
| 4
| 17
| 第十七章: DNA的合成
| 6
| 18
| 第十八章: RNA的合成和加工
| 4
| 19
| 第十九章:蛋白质合成
| 6
| 20
| 第二十章:基因表达的调节
| 6
|
| 课堂练习
| 3
|
|
| 112
|
|
|
|
|
|
|
五、教学环节与教学要求:
课堂教学以讲述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按生物化学的学科体系顺序进行讲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既要重视课堂教学,也要重视课后复习和阶段性、期末的总复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概括和推理能力。要求全面掌握生物化学中的重要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术方法,并注重拓展学生的视野及联系实际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程考核办法:闭卷考试
课程分上下两个学期完成,每学期结束进行考试,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生物化学原理》(张楚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八、说明:
1、随着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学生素质不断提高,为适应教学需要,应适时适度地调整讲课时数,增开分析、测验或讨论课等。
2、本课程前12章为上册内容,共4学分;后8章为下册内容,共3学分,分两学期学完。
执笔人:刘志国时间:2005-4
|